小米汽车,究竟是鸡汤喝多了,还是在谋定而后动?

C次元
关注

02新时代,沉默不再是金

昨天的发布会上,除了自动驾驶之外,雷军并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整车方面的进展。而在披露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之时,雷军更是表示:“在未来的2年时间里,不准备辟谣了,也不准备介绍任何新的进展,到合适的时间再定期汇报。”

营销套路满天飞的时代,小米汽车却因为“流言蜚语”,选择沉默。很难想象,这样畏首畏尾的小米,如何立得住一个汽车品牌。

相对比而言,与小米同样跨界造车的华为、百度等,展现出足够积极的一面。

日前,华为加持下的阿维塔11,正式上市;属于华为的造车之路,也就此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华为的品牌加持,加上余承东buff,没有人会忽略一款华为高程度参与的车。

集度汽车也于近期举行了生态大会,将自身的“智能”标签再次加深。尽管曾经的元宇宙发布会闹得沸沸扬扬,集度与吉利、百度之间的关系也模模糊糊,但必须承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有那么一款叫做ROBO-01的汽车机器人。

小米汽车呢?本来就入局的比较晚,市场份额也掌握在其他车企手中,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如何而战?

刚刚过去的7月,彭博社传出消息,小米的电动车项目正遭遇监管部门的批准难题,这可能会阻碍其电动汽车开发,并推迟小米汽车在2024年的量产。

另有消息曝出,小米正与宝沃汽车进行深度接洽,但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实在太悬殊,谈判陷入僵局。知情人士表示,北京市有关方面欲推动小米收购宝沃汽车,并将宝沃汽车18万辆产能转入小米汽车项目。

很可惜的是,两则传闻都没有在雷军的演讲中得到回应。也正是这种有意无意的默不作声,让小米汽车的资质问题,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不承认,不解释,当然会引来更多的流言蜚语。而在谣言之中的小米汽车,则是会花费更大的力气,拨乱反正。

换句话说,汽车新时代的沉默,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固有印象形成,要么延续出更长的路,继续走下去;要么就一步深渊,走向灭亡。小米汽车的谋定而后动并没有错,但过于沉默是金,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从发展方向上来看,小米汽车与华为、集度的路,都不相同。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造车资质问题,还是未来的发展、汽车行业潜规则等,都需要小米自己去摸索、开拓。

如果真到了小米汽车的生死关头,也同样希望“雷氏鸡汤”,能够发挥作用吧。

       原文标题 : 雷军的鸡汤,越喝越上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