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车企营销为何演变成“骂战”
此前,车企营销大战主要以买通稿、雇佣写手抹黑对方为主,像著名的德日系车之战,宝马和大众在各个平台、论坛、帖子把自己写的妙笔生花,而对手却完全不提一个字,甚至瞄准对方车型某一个缺陷送上315晚会,都是以往的战场。
不过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大放异彩,车企传统营销的老套路已在市场中处于落后地步,寻找新出路已成为燃眉之急。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营销方式自90年代末起这30年间,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以传统经销商为主导的分销模式,套路大家都很熟悉,不再一一述说。
然而,当汽车和互联网联姻之后,营销3.0就出现了。
它的出现背景是,传统车企品牌彼此间的市场份额争夺此消彼长,产品实质性差异不大,研发技术不相上下(至少消费者感知不强),行业整体陷入了存量时代,而恰巧在这时,互联网强大的曝光能力和分销能力,就体现了出来。
与前面两个时代从0到1的技术创新不同,车企营销3.0要做的是利用市场营销从1到N,引发裂变,微博正是中国最大的舆论裂变的平台。
创造流量的是产品和企业内核,而外部流量是放大器和加速器。这一时期的汽车营销已不受单一平台的限制,摆脱了找流量的阶段,而是竭尽全力在造流量。
微博、微信、抖音、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为主,渠道中心往用户中心而迁移。2015年1月26日,微信朋友圈第一条广告就是宝马汽车的“悦”之旅。
在以上这些平台中,最“喧嚣”的地方是哪里?
毫无疑问,是微博。
它简直是一个完美的舆论营销之地——处于存量时代中的互联网买流量太贵,相当于给平台打工,且车企线上转化消费能力弱,玩新消费打法太吃力,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想办法造流量,观望中国已有的互联网平台,不强依赖算法推荐,汇聚大量自然流量的微博,简直就是为它们量身定制。
这一点马斯克带领的特斯拉是先行者,马斯克在微博上不知蹭了多少流量与热点。据《中国企业家》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5日,近半年以来,马斯克至少喜提了微博47次热搜,相关话题包括其个人言论、花边新闻以及与推特的交易等。
从这一点来看,特斯拉不仅是新能源车的先行者,更是车企营销3.0的先行者,而作为拥趸,蔚来、理想、小鹏们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魔幻的一幕,中国新能源车们都开始了一波又一波朴素而简单的营销——骂战。
简单来说,这一套方法论就是利用流量和炒作制造噱头,通过碰瓷知名人士、企业,蹭社会热点等方式来进行炒作。
举个例子,理想L9上市前其CEO李想在微博上“金句频出”,理想L9对标库里南、订单已超过理想ONE、理想保值率90%等,通过获得更多品牌曝光。
为此理想在L9上市时霸榜热搜,在热搜先后上榜了13个话题,预定过于火爆,服务器甚至被挤爆了,上市72小时内订单超3万。各大媒体、车评人、网友都对与产品相关的话题展开了激烈探讨,把私域流量转至公域,引起了车圈外的广泛传播。
从行业内热搜话题,到圈外泛人群话题,造车新势力在微博针对不同圈层打造了多起热搜,通过专属话题,配合上KOL的助攻,成功引爆品牌。
这些造车新势力们,活生生把微博玩成了名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