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已经临近傍晚,坐在返回上海的飞机上,刚刚开始滑行突然收到一条消息,理想L8正式“提档”至北京时间9月30日发布。
关掉手机,望着窗外的夕阳,心中只浮现出一句话:“随着短期内最大竞争对手的致命一击,留给小鹏G9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好在,距离上市发布会44小时之后,克服重重困难,上周五下午,就像那场会议大家激烈讨论的一样,小鹏重新梳理了G9的命名方式、SKU、选装包甚至定价。
一切,得以回到正轨。而从调整后新一轮的终端反馈来看,褒奖声明显大过批评声,小鹏G9也焕发了竞争力。
至此,作为整件事情的亲历者,一方面的确要为这家新势力造车,面对危机的快速响应点一个赞;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这家新势力造车,整个组织架构已然出现很大的漏洞。
何小鹏对于公司运营的掌控,对于产品规划的把关,对于市场营销的嗅觉,都需要继续加强。而这场“闹剧”,也应该有人出来买单。
相比之下,或许是忌惮了最近大批理想ONE车主的“维权”,理想L8正式于北京时间9月30日“提档”发布。而在此之前,理想L7、理想L6的新车亮相节点与定位,同样被全盘托出。
为此,李想本人亲自发布微博表示,包括已经交付的理想L9在内,几款产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从大到小理解为:180平米大三居、120平米三居、120平米大两居、90平米两居。
平心而论,在看到这样言简意赅的描述过后,即便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可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底牌”已经令人感到非常清晰。
来到最终的发布会,理想再次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做“用近乎满配的产品直击人心”,随着L8、L7共计4个版本车型的售价被逐一揭晓,其SUV矩阵瞬间铺满了30-50万元的价格带,野心与目标也变得愈发清晰。
当然,除了小鹏与理想的互为攻守,作为同梯队成员的蔚来同样没有闲着。一方面被外界给予厚望的ET5,已经正式开启交付,只要产能充沛,妥妥成为爆款。
另一方面,李斌与秦力洪亲赴欧洲,除了完成10天10更的游记之外,还召开了北京时间10月8日零点的NIO Berlin发布会,将自己进攻的触角继续延伸。
实际上,进入2022年以来,行业中总有一种声音认为,身处智能电动车头部梯队的“蔚小理”渐渐失去了先发优势,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所冲击甚至反超。
但仅从今天文章所聊到的内容来看,三者依然正在通过持续不断的内卷,试图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位置。
这不,或许是受到小鹏G9、理想L8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几乎同一时间,作为长安孵化出高端新能源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 11宣布将在10月31日前锁单。
用户可获得首任车主终身整车质保、首任车主终身三电质保、城区NCA/ICA导航式巡航辅助+AVP代客泊车等功能,还有个性化选装配置基金翻倍。
换言之,细分市场一片红海,车企互相杀得头破血流,最终受益的还是所有潜在消费者们。
继续转换视角,也恰恰因为这样的生存环境,以及高强度的节奏,不免对于越来越多仍处在所谓“大象转身”中的合资品牌们,感到深深的担忧。
毕竟,类似小鹏G9的“闹剧”,如果发生在它们当中的任意一家身上,受困于各种维度制约,几乎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做出修正。
并且不要忘记,除了愈发内卷的“蔚小理”外,例如特斯拉、比亚迪包括极氪、问界,没有谁是善茬。
总之,还是那句话:“智能电动车板块,留给合资品牌的蛋糕真的不多了。”
原文标题 : 不内卷,造什么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