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坐稳世界销冠的“宝座”?给“赢麻了”的比亚迪提个醒

BusinessCars
关注

电气化上的黑科技逐渐破圈,闭合产业链走向开放,这些都是资本看好的地方;品牌高端化不顺,留不住基层人才,这些都是比亚迪未来的隐患。

在搜索引擎上打入“比亚迪”三字,破亿的搜索结果下方是一连串喜报,“比亚迪销量全面爆发、比亚迪官宣300万辆车型下线、比亚迪发布高端百万级品牌仰望......”

如今的比亚迪早已不是曾经不少用户口中嫌弃过的品牌;遍布大街小巷的比亚迪,甚至看似成为了电气化时代下标志。

写下这段文字时,眼前是红色海报封面的销量喜报,但大脑中却还停留在家姐前几日来电时的无奈,“我已经把嘉兴地区比亚迪经销商的门槛踩烂了,都是一个口径,没有车要等,让我考虑先交订金,之前说6个月,现在是8个月,我这宋Plus DM-i真的如此火爆吗?你有什么办法吗?听说车子都去上海那边......”

一连串的提问,无数的疑问汇成一条隐形的河流,它们正在向着同道中人汇合,慢慢变成当下比亚迪问题的导火线。

如何坐稳世界销冠的“宝座”?

“比亚迪坐稳全球销冠,问题不大,但随着量产交付的增加,有关比亚迪技术、品牌等一系列问题也会逐渐显露,也许会成为比亚迪最大隐患的开始。”在网端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术,却简单直白的直击痛处。

在9月新能源车销售数据中,比亚迪销量首次破20万辆,销量超越了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两倍之多;10月比亚迪销量继续破20万,官方数据单月总销量217,816辆(含商用车),同比大涨169%。截止到10月,比亚迪的的累计销量接近140万辆,达到1,397,870辆,同比大涨233.92%。

其中销量最优的车型,是来自比亚迪旗下王朝系列的宋PLUS和Pro车型,也是上文家姐无奈提及的“根本没车”的系列车型,因为设计和动力技术的提升,这款15万元起售的新能源车型格外受到追棒。

10月宋PLUS和Pro车型的单月销量接近5.7万辆,达到了56,843辆。数据显示,宋DM系列车型更是同比增长高达333.8%。

“一车难求”的传闻也是真的。

近日在网端流出比亚迪内部会议,据说目前比亚迪在手订单约为80万+,目前平均每月增加27万辆订单,加之海外累计订单量现已突破20万台,可目前比亚迪实际交付量每月20万+;更为夸张的是,据传因为上海在2023年1月即将取消插混牌照,不少浙江、江苏的订单车辆都被转移到上海,全力支持解决上海目前的燃眉之急。

“何时交付,遥遥无期”等词语也成为了近期有关比亚迪新闻最多的热门词,但显然目前比亚迪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推着、劝着也成为了不少经销商渠道的常态。

所以哪怕在良好的势头之下,也并非没有问题。

目前销量增速过快所带来的产能不足等问题,正日益凸显,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了制约比亚迪销量进一步走高绊脚石。

但扩产后,产能又是否会面临过剩的情况呢?毕竟比亚迪目前在国内已经拥有了包括西安、深圳、长沙等地在内的多个生产基地,近日其又宣布投资100亿,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江苏徐州。

尽管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热度持续走高,的确带来了销量的激增,但很难讲清楚这是一种“政策刺激”之下的短暂现象,还是一种更长久的趋势。

而随着上海取消“插混”车型免费上牌的福利,或许未来国内的其他地区也会效仿开始减少对插混车型的政策关照,而作为以DM车型为主导的比亚迪,也必然要面对必须全面转型纯电的压力。

另一方面则是比亚迪引以为傲的自建供应链的优势。

虽然稳定、安全、价格低的优势在新能源市场导入阶段确实帮了比亚迪的大忙,但随着外部供应链成熟,自建供应链的优势就会淡化。

当然,这些问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