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宝沃,消亡不冤

汽车公社
关注

宝沃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客”

不用多议,中国车市走到今日,市场不断涌现的生机,一边在对遗留的那些行业糟粕进行清洗,另一边必然会给到更多心怀大局的新人一定的发展空间。

对于后者,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已在新能源市场各自打出一片天的“蔚小理”都可以算在内。相比之下,“德国”宝沃终究只是个过客。

再者,眼看过去10月,中国品牌的零售量已经同比增长了22%,至94万辆。前十个月,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然增至了52%,比去年同期暴增了11.4个百分点。

熟悉车市进程的人会将原因归结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老牌中国厂商才是助推中国车企进入全盛时期的主要推手。

可在我看来,宝沃们功不可没。正是它们的不思进取,它们对市场变化的充耳不闻,令所有人察觉到了中国车市的进化逻辑没那么简单。顶流中国车企的命运从不是交予市场来改写。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立与自强的背后是每一个人对时代审时度势所致。

因此,当宝沃这样自诩洋货的品牌被市场逼退,当如今的乘联会数据表中已有多达40余个自主品牌或倒闭或销量归零,我们只需明白一点,中国车市有着自己的一套发展逻辑。投机倒把、趁乱起势的玩家,其结果只会成为历史中的一缕尘烟。

说真的,在新能源全面爆发,购置税减半的政策还在执行,今年的市场走势确实很好。除了丰田以外的合资品牌,无一不再为中国车企腾出空间。继法系之后,韩系品牌节节败退的势头几乎是不可逆的,涌现的新生代中国车企反倒成了一股无法估量的力量。跨界造车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这样的情形是否有着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

8年前,福田斥资500万欧元从欧洲买来“宝沃”这个商标,中国车市因SUV大肆对外扩张时,4年前,新能源国补的红利下,新兴企业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车市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大多数参与者都对市场走势表示看好。在高涨热情的催眠中,“何为敬畏之心”、“何为谨慎行事”早就被抛于脑后。

奈何,中国车市很包容,却也极为诡谲。车市进程中,历史的经验教训唯一能告诉我们的就是,每一轮市场风口渐闭时,那些逐渐失势的车企,从不会学着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宝沃们没能扛过行业转型的寒冬,有着市场不再任其自由发挥的原因,但更多的缘故都能视为咎由自取。

造车赌局留下一地鸡毛,千亿资金打水漂似的投入过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是我们用于对这些犹如过客般的中国车企给出的总结。

在猪都能飞上天的年代,车市闪现的运气给了这些中国企业一点甜头。包括此前退市的力帆、汉腾、众泰都能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挣得盆满钵满。无视行业转型的压力如何,无视市场未来额走势又如何,捞钱畅快的时候,没人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到了市场下行、竞争加剧的阶段,与其对自己进行革命,玩命规避风险、用最小成本对旧有产品进行缝缝补补后去救市又成了常态。要是这样,我都会认为,宝沃们的离去或将成为中国车市得以进化的一大幸事。

2022年,有多少无力回天的车企像宝沃一样死去,又有多少边缘车企僵而不死,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身在中国车市,宝沃不会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眼下,中国电动化进程进入佳境,诞生了集度、牛创、宾理等一批新人,然而,当市场又变着法地开始驱离威马、天际等每况愈下的首批新势力企业,人人都会明白,像宝沃一般的市场过客将不会减少。只求,那些都想着分得一杯羹的长点心吧,切勿让悲剧成为一个轮回。

       原文标题 : “过客”宝沃,消亡不冤 | 破产危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