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城旗下高端品牌沙龙机甲龙的量产版设计专利图曝光,这款预热近一年的高端纯电动车,终于正式宣告下线。
讲道理,这件事对于沙龙汽车和其用户群体都是一个好消息,理应收获一波热度与关注,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网上舆论对于这件事的反应不温不火,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冷淡。
这不禁让人感叹,曾经受到多方高度关注的机甲龙,何以至此?
有言常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这款机甲龙自起步以来就走的不太顺利。
自2020年底,长城汽车规划出高端汽车项目“SL项目”;到2021年底推出“沙龙汽车”品牌,以及旗下首款车型机甲龙的正式亮相;再到如今,机甲龙正式下线,用了沙龙汽车三年时间来实现。
而这,对于一个诞生自长城汽车的品牌来说,这个速度并不算迅速。加之,机甲龙偏高的定价和“机甲科幻风”的小众设计风格,早在公布之初就已然劝退了一部分人。此后,长时间的等待,也让机甲龙的车主和潜在用户群体逐渐对其丧失了兴趣。
不过,这并非导致机甲龙如今反响平平的唯一原因,使其陷入今天这样的处境,离不开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当其冲,就是机甲龙比较高的定价。
根据官方的说法,机甲龙号称“高性能机甲战跑”,定位是豪华纯电轿车,全球限量版的售价为48.8万元,限量销售101台。而这个接近50万元的价格,不仅比同样标榜高端纯电轿车的蔚来ET7、奔驰EQE、宝马i4的起售价高,还远高于主打性能的宝马i3、Polestar 2、福特电马等车型。
更不用说,机甲龙没有如Polestar 2、福特电马在海外市场的历练,更不敌奔驰、宝马上百年的造车经验所积累的调教水平。
换言之,机甲龙在价格方面几乎没有优势。
其次,机甲龙在外部造型方面采用了先锋机械美学的设计理念。其中,战斗的前脸、160°黄金折角机械几何结构,以及主动进气格栅搭配,尽显机甲本色。侧面的前后翼子板均采用了宽体式设计、Brembo四活塞卡钳;尾部的贯穿式尾灯、尾部扩散器等设计都进一步提升了机甲龙运动气息。
但客观来说,这种设计个性、风格小众的造型终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接受。而这,或许也注定了机甲龙最终的销量很难有爆发、突出的表现。
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机甲龙在风格小众的同时定位略显模糊。
其一,就是机甲龙“温馨”的车标,“大手拉小手”的图案看上去与炫酷的车型外观十分不搭调。
同时,从网友的评论也可见一斑。这个看上去与机甲毫无关系的图案,甚至激发了无数网友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有的说,这是在提示车主“开车前要洗手”。还有的说这是在向诺基亚致敬。更有网友发出了“什么玩意儿”的感叹。总而言之,没几个人知道这个LOGO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其二,是机甲龙的内饰。即使用放大镜,也很难找到车辆内部的机甲元素,哪怕是在平时比较容易体现出运动感的座椅、方向盘、显示屏等部件上也找不到,反而是由于极简的中控台和大尺寸车载屏,营造出一种居家、温馨的感觉。
这一重又一重的矛盾不禁让人发问,沙龙汽车机甲龙所谓“机甲风”的卖点就是那个壳?还是,机甲龙想要平衡“鱼”和“熊掌”,却在小众消费者和大众消费者之间都没能讨好。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小众品牌注定只是少数人的“玩物”,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很难与国际知名车企、知名品牌相抗衡。
故而,如果沙龙汽车想要走的更远,就需要做出调整。显而易见,从最新的消息来看,长城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并做出了改变。
为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近日,长城汽车宣布对旗下多个品牌进行改革。
在纯电动车领域,长城汽车将欧拉和沙龙进行了深度整合,由沙龙品牌CEO文飞担任双品牌CEO。
“欧拉和沙龙在组织管理上的全面整合,其中沙龙继续聚焦高端,欧拉专攻更为贴近消费核心需求的10-20万元区间。”长城方面解释称,这将进一步增强长城汽车在纯电赛道的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并且,长城汽车通过整合得以将旗下电动车的产品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大的价格区间。
或许,这一连串的行动显示出一件事,长城自己已经明白,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沙龙汽车如果要继续维持这么高的定位,能够活下去的可能性比较低。
虽然,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本次沙龙与欧拉的深度整合都不是一件坏事。但这样的举措能否拯救沙龙汽车,还要等待观望。毕竟,沙龙汽车未来的路尚不明了,今后将走向何处,是向大众市场屈服,还是坚持小众个性,充满着未知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原文标题 : 市场前景不明 沙龙与欧拉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