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外语音,取消大量按键,车企在智能化上做了哪些无用功?

路咖汽车
关注

车企认为的智能,车主觉得没用,2022,车企在智能化上做了哪些无用功?

智能化卷到今天,我们会发现新车上的智能化配置逐渐出现了大量的同质化功能,上到百万,下到十万,都用着高通8155芯片,都有智能语音,都用着类似供应商的地图或车机软件,但是细究起来,车企们在智能化方面好像做了很多无用功,很多地方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车内点外卖、到加油站自动加油付款、车外语音识别.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车企们把越来越多智能化配置搬上了车,很多应用都是你在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上或多或少见到过的,但是这些应用适合被搬到车上吗?

智能化硬件上做的无用功,你的车上也有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硬件,就比如这几年风靡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还有越来越复杂的开门开窗方式,还有一些自主品牌车型甚至把车辆的灯光调整都整合进了车机大屏之中。

大众在ID.系列上,把主驾的原本4个开关窗按键,变为了2.5个,其中2个负责开关窗,另外0.5个负责切换前后窗开关。相比于大众沿用了近二十年的设计,这样的设计确实是让人觉得科技感很足,对于一些从零开始的新手司机来说,可能还好接受一些,而对于老司机们,这种配置就不免会被人吐槽了,把原本一个非常习惯的开关步骤,变得繁琐起来,就像在开关窗这里还加了一个二级菜单。

虽然吐槽,但是这样的配置还被一些其他合资车企给学习了过去,这只能算是提升了设计师心中这台车的“智能化”程度。

可是,大众使用的这类按键,还算给我们保留了物理回馈,但是有一些新势力车企,甚至把这部分给魔改了,变成了按压式带震动反馈的开窗方式,几乎是把盲操作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这就真的是有些做“假”智能化了,甚至对于驾驶安全性都会有一些影响。

车内手势控制,最早应用在一些豪华品牌车型上,比如说驾驶者可以在屏幕前挥手翻页,做出点击的手势接打电话,或者用手指在空中画圈调节音量大小,手势控制这种功能,在停车时使用还是挺香的,但是这种功能本来是方便驾驶者在开车过程中盲操作的,可在行驶过程中,这个配置确实是不太好用,经常会出现误识别,或者不识别,车内的晃动会让控制的准确度降低。

而到了新势力这里,手势控制甚至被发展到了全车空间内,理想L9的前后排都有手势控制,特别是控制后排显示屏时,3D ToF手势控制成了主要控制方式,后排乘客可以张开手,被识别到之后们就可以控制光标了,这个功能真的是充分展现了高度智能化,但是只能停车用,开起来就要现原形了。开车过程中的颠簸晃动,会让光标左右横跳,识别度大幅降低。很多车主吐槽,还不如给配一个遥控器呢。

手机软件不适合生硬地搬上车,小程序是新思路?

在车企们把车内实体按键越做越少,来体现科技感和智能化的同时,把盲操作的难度直线拉升,特别是把调整后视镜、灯光、HUD这些硬件的菜单都藏到了屏幕中,确实会给车主提升上手难度。

那么怎么补救呢?这就轮到了智能语音系统,现在越来越多新车型的语音系统已经能够做到可见即可说,能够准确识别到车主的指令要求,但是一些车型并未把车辆的底层菜单全打通,也就是语音系统对于一些车辆配置并没有控制权限。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HUD和外后视镜的控制上,车主需要到菜单中去找对应的调节选项,在取消了最方便、最普遍的物理控制后,又没有给留下方便操作的快捷方式,属实是智能化做的无用功,或者说是给车主制造麻烦。

随着合资品牌发力智能语音系统,开始找国内合作的供应商,做深度本土化之后,在智能语音方面,新势力和传统品牌们的差距已经不那么大了,体验感很类似,功能的同质化变得很严重,那么一些“聪明”的车企又开始琢磨什么功能了呢?车外语音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一些车型上,车主带着钥匙,站在车外就可以唤醒车辆的语音系统,车外4米范围之内都可以跟车辆对话,可以通过语音开关后备箱、打开灯光秀、启动关闭发动机等,这样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新鲜,但是安全性呢?

语音识别会有识别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当发生误识别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一些安全问题,车企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尽最大可能解决车主在车外的一些诉求,可是真正落地的时候,钥匙在4米范围内,其他人的对话也可以唤醒车辆,这类功能真的很有待商榷。

再回到车内,随着车内语音系统的不断发展,发展出了4音区识别,甚至是6音区识别,这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前后排乘客,甚至方便了车外的人。由于绝大多数的车型语音系统,并不需要像苹果的“嘿,Siri”那样,进行声纹的认证,对于音区的识别范围也比较大,所以在一些车型上,陌生人甚至可以站在车外唤醒车内的语音系统,让车辆给你开门、开窗,或者调整其他功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车企们应该增加声纹识别,并且把各个音区的范围控制好。

至于其他更细的功能方面,有一些真的是做的无用功,比如说车上点外卖,还有去加油站自动结算这样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看作就是生硬地把手机功能,直接放在车机中,但是方便程度远不如手机操作,各种繁琐的绑定,以及安全性不明的支付方式,都让这些功能几乎会用永远地沉睡在车机中。车企在开发车机功能时,要保持克制,不是所有功能都适合搬上车机,小屏操作的便利性并不是放大以后能比拟的。

在车机功能方面,不少厂商都给车主们留下了应用市场,可以下一些能够匹配车机的应用,但是大部分功能的适配性做得都不太尽如人意,这一点,特斯拉在最新OTA的车机系统中,给了我们一些启发,特斯拉把微信和微信小程序搬上了车机,微信小程序已经是不断优化简化后的产物,其实很适合投射到车机上使用,不少车主都给出了好评。

总结

车辆的智能化卷到今天,不少新车型的功能,已经卷到了政策法规的上限,车企们为了追求差异化,开始做一些无用功,甚至是给车主们找麻烦,为了智能化而去智能化,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在智能化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车企们应该更多地去解决车主的痛点问题,要去适应绝大部分人的习惯,而不是让绝大多数人为了设计师的喜好去被迫适应。

作者丨邹宇源

       原文标题 : 车外语音,取消大量按键,车企在智能化上做了哪些无用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