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新能源的路径已清晰,剩下的就是少走岔路!

百姓评车
关注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总是会给我们创造意外。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本以为燃油车会积极收复失地,因为燃油车还是有相当的利润空间。没想到特斯拉搞突然袭击,一波猝不及防地降价操作让市场掀起了惊天骇浪。

正当我们感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陷入屋漏又逢连夜雨的惨状,宁德时代也祭出了“锂矿返利”的杀招,长期绑定一批主流客户,试图稳住自己的基本盘,我们无需理会宁德时代的小心思,但是这确实为电池价格下降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毕竟是行业龙头,力度和手段还是到位的。

新能源品牌仿佛又行了。

无论怎样,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已经清晰可见,自主车企必须全力以赴。比亚迪已经用自身发展证明了,靠传统燃油车是不能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崛起。

自主车企的新能源业务,可以看成是三个阵营。一是比亚迪由于多年的耕耘,现在以相当的优势在前面领跑;二是弱势自主车企以代工的形式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比如赛力斯、江淮,三是长安、吉利、长城,它们在2024年都发布了目标远大的2025战略规划,投入的资金动辄为千亿规模,到2025年的销量目标都到了数百万级。

吉利的银河战略在前几天已发布,长安汽车在1月份的全球伙伴大会上发布了长安智电iDD技术及全新混动车型,同时宣布将在今年发布电动OX系列;长城将在3月份举办新能源发布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到了相当内卷的程度,自主车企既面临着机会,也面临着风险。

自主车企的机会

我们说自主车企面临着机会,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相当不错的成长上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课题组”研究认为,结合国际经验推算和Logistic模型预测,到2032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将达到4.3亿辆,新车产销规模约为3100万辆。未来10年,我国新车销售规模将具备年均1.5%-2%的潜在增长率,而现阶段仍具备3%-4%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中车龄超过6年的大约有1亿辆,已经到了更新升级阶段。据统计,这些车辆每年更新1%,将拉动销量约4个百分点。

特斯拉开年就开始降价,从长远来看,随着供应链的成熟,原材料价格正在逐渐走低,新能源汽车降价是大势所趋。降价对于有些品牌来说并不开心,而消费者是愿意看到降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车市。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一组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燃油车整体销量为1816.19万辆,到了2022年燃油车的整体销量为1525.29万辆,一年之内减少了291万辆,各大主流合资品牌销量更是全面下滑。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敌退我进”,这成了自主品牌追赶合资品牌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因此,长安、吉利、长城等传统自主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强势入局,它们都在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供应链以及渠道方面都具有深厚的积累。

2022年4月举办的全年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总销量达到4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05万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长安汽车投入800亿,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领域重点研发,加强自身核心能力建设。

到2025年,长城汽车年销量将达到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长城汽车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相关产业,确立了多技术路线——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举发展策略。2021年已经投入近100亿元,到2025年累计投入将达1000亿元。

吉利汽车在2021年11月推出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到2025年吉利汽车集团实现总销量365万辆,各品牌将推出超过25款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新能源销量将达到90万辆。未来5年内,吉利汽车将投入1500亿元用于研发。

东风汽车提出了“东方风起计划”,为了抢占下一代汽车制高点,未来5年,东风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3个“100万”,即新能源汽车销量100万辆,商用车整体销量突破100万辆,自主乘用车规模跨越100万辆。

还有奇瑞的“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计划5年内投入1000亿。

这里需要说明,以上是自主车企在去年乃至前年发布的战略,和今年发布的具体信息会有所差别,执行细节上有差异不代表前后不一。

在比亚迪的带动下,自主车企已经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路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这条路上少走弯路,少走岔路。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