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威马,何以至此?
威马掉队,最直接的原因是上市失败。
早在2018年,沈晖就公开表示,威马汽车将寻求海外上市的可能性。2020年,威马汽车曾在科创板完成上市辅导,并且也递交了招股书,但未能如愿,上市审核越来越严格,难度加大。2022年6月1日,威马汽车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但在6个月内未能通过聆讯,招股书已成失效状态。
据招股书,威马汽车2019年至2021年分别亏损41.45亿、50.84亿和82.06亿元。2019至2021年,威马连续三年亏损,亏损金额分别是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累计亏损金额高达174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威马汽车手中现金及等价物为36.78亿元。
威马汽车,图/威马官微
上市是威马汽车最后的救命稻草,而这个希望再次破灭了,也导致威马的危机四伏。 还有人将危机归结于品质问题,威马EX5曾发生自燃事件。但是,如果回看过去也会发现,质量问题并非只有威马出现,特斯拉、蔚来、理想,都曾发生过严重的安全事件。
而威马何以至此的深层原因,则是一再错过了时机。
当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是一片蓝海的时候,威马作为先行者,拥有还不错的销量,但随着市场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威马的存在感便开始减弱。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的时候,沈晖坦白,没有在早期做出亮点突出的产品积累种子用户,这是需要反思的,“威马一上来就希望造的车所有人都喜欢,希望成为大众、丰田,但仔细看,这些品牌的车都比较大众化,相对比较平庸。威马的智能化,长期来看,并没有成为核心差异化优势。”
那么威马的钱花在哪了?“我们的厂是非常先进的,每个大概花了60亿左右。我们也比一般的工厂多一个东西,就是电池包自己干,所以我们的质量各方面是做到了业内最好之一。同时,我觉得我们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完全不比临港的特斯拉逊色,我们有300多个工业机器人,这些都是顶级的机器人。”在《财经》杂志采访中,沈晖提到:“站在现在反思,我们对两个工厂的投入有点太多了,前期几乎有一半的资金都耗到整车厂去了。”
威马工厂内景,图/威马官微
把钱拿去建厂,买生产资质,也导致威马无法持续投入研发。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研发开支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分别约占同期总收入的50.7%、37.1%及20.7%。三年研发开支合计28.66亿元,与“蔚小理”的投入差距较大。
研发投入不足还带来了知识产权的问题,2022年9月,也就是威马递交招股书四个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一审判决书,认定威马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威马需赔偿吉利人民币700万元。一审判决要求威马全部停用。缺少零配件替代,对威马的新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亏损的问题也难以解决。“因为‘卖得多亏得多’的模式,导致我们最大的成本就是卖车。我们目前交付了超过12万辆车,每一辆车从非摊销现金消耗来算大概在6万,跟其他新势力都差不多。消耗的这些成本都得由自己来承担。”沈晖对《财经》杂志说。
的确,亏损是每家新势力车企都在面临的问题,但不同的是,2018年9月,蔚来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则分别于2020年下半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就连后起之秀零跑汽车,2022年3月申请在港上市,9月已顺利登陆港交所。
威马汽车,图/威马官微
威马的上市之路颇为坎坷。在威马完成科创板辅导验收的时候,已经到了2020年年底,此时的上市审核已经变得更加严格,于是转而向海外上市,但碰到滴滴事件影响,难以在美国上市,转而瞄向香港,而此时已经到了2022年上半年,面临上海疫情,准上市的状态也让威马无法通过股权融资。
在每一个节点上,威马都错失了机会。
3、不确定的未来
与李斌、何小鹏和李想不同的是,沈晖缺乏创业以及带领一家公司走向上市的经历。 2010年11月,李斌创立的易车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2013年12月,李想带领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何小鹏早在2004年就带领团队打造了UC浏览器。
但沈晖也是其中少有的在汽车制造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的人,一位传统汽车人,提早发现了新世界的浪潮,却被浪拍打在岸边。传统车企的经验成就了他,似乎也制约了他,缺乏互联网化的思维和打法。
资金、债务问题仍使威马面临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过去几年的威马,一直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策略,而债务融资则存在风险。据招股书,2022年3月底,威马账上有66.7亿元的长期借款,22.8亿元的短期借款,合计外债90亿元,4月,威马又向银行借了两笔贷款,合计10亿元,两年之内需要归还。很多投资机构与威马签了对赌协议,如果威马没法上市,投资人可以将股权转换成债权,威马要连本带利归还。
威马创始人沈晖,图/威马官微
但也有积极的信号。 去年年底,威马旗下子公司获得了绵阳安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入股,股份由绵阳安州投资控股集团与威马汽车分别持股约67.3%、32.7%;注册资本由此前的1.7亿人民币增至5.2亿人民币。国资出手,威马也正筹划通过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借壳上市,只是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智能电动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目前处在低谷。2023年3月1日,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600亿,行业整体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投资也会更谨慎。
此外,威马的市场空间也在被抢占,此前沈晖打出的性价比的差异化,也在被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吒汽车等抢占。且未在这一理念上打出知名度。
2022年5月底提交上市招股书后,威马冲了一把销量,从月销量两三千台,迅速提升至4000台,三个月后便急转直下。12月,威马的月销量甚至已跌至两位数。一整年卖了不到3万台。
在不确定的未来,威马能够打一场翻身仗吗?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曾回忆自己的低谷时刻:“所有这些让我牢牢记住了一个永不磨灭的教训:时机就是一切。”
2015年的春天,沈晖剪短了头发,宣布辞去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的职位,此时,他已经45岁了。他为这家车企取名“威马”,来自德语Weltmeister,意思是“世界冠军”。
(题图来源威马官微。)
原文标题 : 深度复盘威马发展史:从高光到退败的这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