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芯片距完全自主还有多远?

帮宁工作室
关注

 02.

外忧:阻碍先进制成发展

 汽车公司与芯片企业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并不能解决天灾人祸带来的威胁。

 从去年10月份起,美国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打压。按照当时禁令,其对18纳米以下DRAM内存的生产设备、128层以上NAND闪存生产设备,以及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的生产设备全部禁售。

 显然,美国欲借此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延续卡脖子。在此背景下,国内芯片企业生存情况不容乐观。根据统计信息,2022年国内注销、吊销的芯片相关企业数量高达5746家,比2021年数量增长了68%。

 到了今年,情况进一步恶化。2月2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一系列文件,启动《芯片与科学法案》有关390亿美元芯片补贴的申请程序,意味着主要为了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芯片禁令”开始实施。

 在美国,获得资助的芯片企业被要求签订协议,10年内限制在“受关注国家”扩大半导体制造能力。他们不能与涉及敏感技术的海外实体进行任何联合研究或技术许可工作。

 美国一方面利用相关法案来提升自己实力,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另一方面携手他国联合封锁中国发展路线。

 1月末,据外媒报道,美国、荷兰、日本三国政府达成协议。三国将组建反华技术封锁网络:荷兰或全面禁止向中国出口DUV光刻机和配件、技术服务;日本将全面禁止出口半导体生产制造配套材料和原料。

 最近,这一消息有了新进展。3月8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半导体技术出口实施新的限制,具体新规定将在“夏天之前”公布。

 “一旦各项限令正式实施,中国先进制程芯片发展道路将被堵死,目前没有解决之道。”有专家认为。

 此前的部分条令已经对中国芯片产业产生负面影响。今年以来,中芯国际因瓶颈机台交付延迟,量产时间一再延迟。

 2月初,中芯国际表示,2022年底,中芯京城进入试产阶段,因瓶颈机台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3月6日,中芯国际再次表示量产时间相应延迟。

 虽然中芯国际未披露瓶颈机台是何半导体设备,但其表态证实了我国芯片企业现状不佳,未来发展堪忧。早前,中芯国际给出的“2023全年指引”称,销售收入预计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

▲图表来源:中芯国际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作为国内芯片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厂商之一,中芯国际的产业结构主要围绕着智能领域展开,包括新能源汽车、5G等。

 由于无法获得更高制程的光刻机,中芯国际的芯片制程只能停留在14nm,而且,由于在工艺上不够成熟,目前中芯的主要发力点在28nm。

 当前现状是,中国车企与国外芯片巨头深度捆绑。2022年,中国汽车国产芯片供给率不足10%,车规级成熟制成芯片以国外为主,快速抽身谈何容易。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供应链研究与合作中心主任高翔表示,28nm是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的分界线,28nm及以上的制程工艺被称为成熟制程,28nm以下的制程工艺被称为先进制程。应用在汽车领域的芯片,对于制程工艺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大部分汽车芯片只需要成熟制程工艺。

“不过车用芯片相较于消费级和工业级芯片而言使用工况更恶劣,寿命要求更长,安全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国际一线车企和Tier 1企业(一级供应商)对芯片产品和供应商有非常严格的评价标准,而且车规级芯片的前期开发及验证期很长。我国车企之前主要采用国际知名大厂的芯片,而且都已经经过国际一线车企验证过。”高翔告诉帮宁工作室。

▲购物网站上的英飞凌MCU芯片

目前,汽车身上搭载的芯片仍以中低端为主。麦肯锡在2022年年底的一项分析中表明,汽车芯片主要采用40nm以上成熟制成,90nm占据主导地位,采用40nm工艺构建的新芯片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通过验证。因此,新一波工艺升级热潮要到5~7年后才会掀起。

 “美国限令的目的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想把自己的产业链补齐,另一方面是阻碍中国发展高端芯片。”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认为,美国还是希望中国继续购买他们的芯片,而非自我发展、自我供应。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