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市场内卷:成王还是败寇

芯流智库
关注

02

弯道超车:禾赛的突围与上市

2007年,美国国防部组织的DARPA自动驾驶城市挑战赛上,穿越复杂路况、完成比赛的六支车队中,有五支车队安装了Velodyne的HDL-64E传感器。这是海外激光雷达市场的开局。

深耕高线数激光雷达市场多年,Velodyne可以说是行业鼻祖,其最早研发了128线束的固态激光雷达,技术架构和产品设计一直是业内竞相模仿的典范。

2016年,硅谷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突如其来的风口,让激光雷达成为各家争抢的稀缺资源。百度和福特联手投资了Velodyne 1.5亿美元,只为获得优先提货权。

然而此时,Velodyne的交货周期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长,甚至可以达到9个月。Velodyne垄断下的激光雷达市场,让车企们头痛万分。

2017年4月,一款名为“Pandar 40”的40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横空出世,吸引了海内外车企的目光。

“panda”(熊猫)+“lidar”(雷达),这款名字里就带有浓浓中国风的产品,正是出自一家中国初创企业,禾赛科技。

彼时,禾赛科技成立不过4年——2013年,从清华赴美攻读博士的李一帆,于硅谷结识了在斯坦福大学的孙恺、向少卿,三名85后一拍即合,决定打造一家“billion dollar company”。

由于在硅谷最大城市圣何塞成立,公司命名为“禾赛科技”。2014年,禾赛科技选择回国打拼,以激光甲烷遥测系统起家,并拿到了国内最大的民营燃气集团的订单。

但气体遥测显然不足以撑起禾赛科技的野心。2016年,他们将目标转向了一个万亿级市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

在Velodyne拿捏车企的同时,势单力薄的禾赛科技还陷在内部路线分歧中:是按部就班从低端开始国产替代,还是瞄准行业痛点,直面高端局?

初生牛犊不怕虎,顶着投资人的压力,凭借强劲的研发实力,禾赛科技于2017年开发出了Pandar 40。

图源:解码Decode

对标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体积小、测量距离远、精度高是Pandar 40的硬实力,而价格低、出货快则是其无可替代的软实力。售价是Velodyne同级产品的一半,交货时间却只需6周,Pandar 40可谓是精准击中了行业痛点。

在产品内测之时,禾赛科技就与部分早期客户,如驭势科技、百度无人车、蔚来汽车、智行者等进行了产品的共同测试,产品发布后更是迅速打开了市场,公司的营收从2017年的不到2000万元飙升至2018年的1.32亿元。

2018年,Velodyne的16线产品降价50%。

2019年,Velodyne向禾赛科技提起了专利诉讼。

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如果说性价比是起步的助推器,那么生态就是为超车提供动力的引擎。高研发投入加速了新品研发,叠加优秀的供应链和生产线管理,禾赛科技逆袭上位,老牌巨头则大势已去。

在海外巨头占据先发优势时,禾赛科技能够后来居上的关键,就在于及时跟上了行业研发节奏,产品与对手之间没有代际差距,再靠着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爆发的下游需求,获得可观利润。

然后,在这一轮新品推出周期中,找到研发突破口,打出与巨头产品的差异化性能优势,随后以更低的规模制造成本和更高效的量产装车进程,抢占市场高地,实现弯道超车。

在激光雷达这个烧钱的赛道里做出成绩后,下一步就是上市。然而,由于与Velodyne的专利纠纷、监管层面的突击入股之责等多方面原因,倍受资本青睐的禾赛科技却在2021年的IPO中失利了。

在随后一年多的休整中,禾赛科技拿到了小米、美团、高瓴等共计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然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登陆美股上市,并在上市首日取得股价涨超10%的成绩,在二级市场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不过上市并不是冲过了终点线,而是扣动了发令枪的扳机。一路狂飙的禾赛科技,此刻光鲜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扑朔迷离的未来呢?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