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将走向何方?

帮宁工作室
关注

03.能否复制

这个样本可以复制吗?

从行业动作来看,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智选车模式,正在发挥鲶鱼效应——江淮、奇瑞、北汽按耐不住加入进来。这说明了赛力斯的眼光,以及AITO问界品牌的生命力。

除了智选车,华为与车企另一个较深入的合作就是HI模式。不过,这种模式目前仅阿维塔一家在正常运作。

广汽干脆放弃不做了。今年3月27日晚间,广汽集团公告宣布,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的身份将由合作伙伴转变为供应商。去年,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公开吐槽,称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价格高且不受控。

2022年5月7日,极狐和华为合作的阿尔法S全新HI版面世,这是首款搭载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该车推出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39.79万元和42.99万元,噱头十足,但厂家一直对销量却讳莫如深。

而全系标配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阿维塔11,初露锋芒,今年3月前三周上险量为1443辆。随着单电机版上市,阿维塔11的购买门槛将进一步降低,有望推动销量增长。

对此,余承东坦言HI模式之弊端:“我们只提供技术,做出来的车并不一定都能卖得好,因为外观、内饰、产品的定义等如果不是很有竞争力,车可能卖不掉。提供最好的技术,并不代表最终的产品能取得商业成功。”

只有华为技术肯定不够——这或许是当前HI模式难见成功的重要原因。智选车模式则大相径庭,华为不仅参与到外观、内饰、产品的定义中,还参与到整车设计,甚至营销渠道。

当前,赛力斯是智选车模式唯一的市场成果。接下来,奇瑞、北汽和江淮也将生产由华为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车型。

如前述,余承东希望做成一个生态品牌,来销售和服务其它智选车模式下生产的车型。

不过,近几年来,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很多,但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就目前而言,只有赛力斯在各方面都处于最优状态,与华为之间也逐渐度过磨合期,双方合作越来越默契。

这是因为,智选车是最深入的合作模式。华为需要跟车企深度融合,参与程度很深,需要双方都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深度融合,很难适用于那些特别“资深”且“严格”的传统车企,也不大适用于没有造车底蕴、只能主打智能的新势力。

尽管AITO问界由赛力斯主导,但赛力斯对华为的开放程度很高,这不是每家车企都能做到的。赛力斯也因此饱受质疑,被指“将灵魂交给华为”,但事实是,赛力斯和华为获得了双赢。

正如张兴海所言:“用最快的时间窗口,完成我们想做的事和用户要的东西——我们只依据这个来判断。”

除了开放程度,还要考虑投入成本。据赛力斯2022年财报,过去6年,赛力斯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研发投入常年占营业收入的10%以上。未来,赛力斯将投入更多。

此外,对于传统造车大厂,还要考虑内耗问题,尤其是旗下品牌较多的车企,不得不在产品定义上具备足够的差异化,以此吸引不同用户,否则担心抢了芝麻丢了西瓜……种种束缚,都让他们不能放下心、迈开腿去拥抱智选车模式。

赛力斯与其它车企虽然都是造车,但各家的优势和问题完全不同,很难有一种经营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使把赛力斯成功的机制完全套用到另一家车企,很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的结果,反过来也一样。

就像同样是国际收购,吉利借收购沃尔沃,自身实现脱胎换骨;北汽收购萨博、北汽福田收购宝沃,以失败而告终。

至少从目前来看,赛力斯与华为的成功合作,或许很难被复制。

但这并不妨碍其它车企也试水智选车模式。众人拾柴火焰高。对这个新物种,不妨多给一些包容,多给一些探索的时间及空间,正如对赛力斯。

       原文标题 :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将走向何方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