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理想汽车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同期,理想汽车向用户共计交付52,584辆新车,同比增长65.8%。在扣除股权激励情况下,净利润达到14.1亿元,同比增加196.4%。受此影响,昨夜理想汽车美股大涨13.93%,截止到发稿,港股大涨超过16%。目前理想的市值已经超过小鹏+蔚来的总和。
理想汽车不仅成功脱掉了亏损的帽子,甚至这还是在一季度对于汽车行业非常之难的情况下完成的。作为对比一季度整个广汽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也只有14.34亿元,同比下降50.51%。一个只卖了几万台车的造车新势力,盈利能力居然可以和一个大汽车集团相提并论,这非常具有震撼力了。
01
经营效率比合资品牌高
对于理想而言,它在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中的优势来自于销量。自从ONE结束自己的使命,进入到L7/8/9系列之后,理想的销量开始坐上了高速电梯。
根据最新的销量统计,2023年4月交付量首次突破2.5万辆,同比增长516.3%,创下品牌自创立以来单月交付的新纪录,并且已连续两个月交付超2万辆。基于积极的市场反馈,理想汽车第二季度业绩指引给出新高,预计车辆交付量76,000至81,000辆,同比增长164.9%至182.4%;预计收入总额为242.2亿元至258.6亿元,同比增长177.4%至196.1%。
如果按照市场反馈的数字来看,理想今年势必是创造历史的一年。不过除了销量之外,理想汽车的CEO李想本人,也一直非常强调经营效率,以及产品的利润率。增程式这种设计在产品角度来看,成本可控也是一大很强的优势。
依旧以净利润相似的广汽集团为例。广汽集团 1-3 月累计完成汽车产销 56.39 万辆和 53.99 万辆,其中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 19.98 万辆,累计销售 18.5 万辆,同比增长均超两位数。
广汽集团的交付数量是理想汽车的十倍,但是却赚了和理想汽车差不多的钱。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模式和情况之下,造车新势力的模式,尤其是理想的模式,其经营效率的是超过了曾经被认为“躺着赚钱”的合资品牌的。
另外根据目前的中国“新能源王”比亚迪的一季度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73亿元,同比增长79.83%,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410.89%,毛利率为17.86%,同比增加5.46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中,销量越大,平摊下来的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比亚迪的毛利润提高就是来自于销量的暴涨。而理想汽车一季度的毛利率是20.4%。比亚迪一季度是卖了54.79万台车的,十倍于理想汽车。
另外还有一项支出值得注意就是美股要求披露的管理费用,根据2022年的年报,在销售及管理费用方面,蔚小理分别花了105亿元、67亿元和57亿元,理想是最低的。而今年一季度因为新车数量暴涨,这个数字同比增加了36.8%,达到了16.5亿元。
02
新纯电车型成本控制是挑战
2023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18.5亿元(约合2.697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3.7亿元增长34.8%,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20.7亿元下滑10.5%。这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到了纯电车型的研发中。
在产品上,目前L7/L8/L9已经全面铺开,未来理想还有一个大招就是纯电。根据理想的规划,理想的纯电MPV车型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而未来高压纯电产品的底盘不可能只有这一款产品,还会陆续推出新的纯电系列产品。
对于理想来说,高压纯电最大的挑战,就是定价和毛利率的问题。李想曾说,?“为了做高压纯电的车型,我们很早就在研发和供应链资质上努力,目标高压纯电的车卖到增程差不多的价格,实现接近的毛利率。”
确实如此,因为增程式技术最大的经营方面的优势就是电池较小,整车的毛利率受锂的价格波动较小。
但是纯电车型因为需要采用大量的电池,比如今年碳酸锂的价格走势如同过山车一般,对车辆成本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车企中,其实只有比亚迪是能卖车且足够赚钱的。就是因为比亚迪有自己的矿,有自主电池生产能力。所以比亚迪的产品受碳酸锂市场价格波动较小。比亚迪自成一套内循环体系。
而理想汽车目前这套增程式的逻辑其实已经非常清晰明确。所以新的纯电车型进入之后,对于理想现有的经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会让理想汽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还是被拖下水,其实是一个未知数。
总体来说,理想汽车目前的增程式产品已经非常稳固,能为理想汽车赚到不少钱。这样发展下去,今年的年终财报在盈利方面能够干掉不少大的汽车集团。但是未来的挑战同样在,就是在纯电产品的把控上,理想汽车到底能不能延续其强大的控制力?甚至挤压到蔚来汽车的市场?李想和李斌两个人的真正对决,就要在明年见分晓了。
原文标题 : 净利润达14.1亿元,理想汽车一季度盈利能力比肩广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