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燃油车,137岁,要失业下岗了

WiFi新连接
关注

2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石油

生命伊始与电动车的过招,被我视作一个可忽略不计的小插曲。相比之下,我更在意老伙计石油近来遭受的诋毁。

那是我第一次稍稍嗅到一丝危机。

为什么我在前面要强调石油的重要性?

因为石油之于我,是如同血液般的存在,没有他我寸步难行。当然,我在助力他成为世界主力能源之路上也功不可没。

宿命般的缘分将我们捆绑在一起,却不曾想,这缘分将在日后给我惹来杀身之祸。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在还未出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20世纪末,接连爆发的国际石油危机,让西方国家见识到被人掐住脖子的利害,石油兄一下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石油兄不仅对我至关重要,还作用在国家正常运转的方方面面,一旦出事,强如美国也得经济大萧条。

与此同时,20世纪以来,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环境污染成为全世界最热衷讨论的时代议题。同样是欧美最先尝到苦头,光污染、雾霾事件、工业废气排放……矛头又指向石油兄。

作为PM2.5排放的罪魁祸首,行走的工业废气生产机器,我被西方国家列为重点管教对象,由此展开了汽车排放标准的历史。欧盟自1992年开始执行欧Ⅰ标准,稍晚起步的中国也在2001年推出国Ⅰ标准,并基本保持着每三年一周期的速度推出新级别法规。

这还不算完。

别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鉴于我和石油兄的关系,欧美日试图找到一种方法以除后患。但我万万没想到,他们想出来的方法竟然是重新研究电动车?!Unbelievable!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失败实验,真的有必要重启吗?

但似乎只有我对这点持有异议,各个国家迅速跟进了,大有把电动车视作未来主导的意思。

中国入行虽晚,但在电动车上赶了个早集,入世大概也让中国更加确信应该把电动车作为努力方向。2001年,中国提出“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战略规划写着: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两个日后让我倍感头疼的对手。属于今天爱搭不理,明天高攀不起的类型。

中国确立新能源战略后,先是商用车领域率先作出反应。原本做手机电池的比亚迪加入电动汽车阵营,2010年前后,投入纯电大巴和出租车,甚至出口国外。

2006年11月,第一辆公开发售的锂电池汽车Roadster问世,充电一次能跑300多公里,也就是说,电动车当初的技术限制问题,被克服了。

这辆带T型车标的电动跑车,来自一家闻所未闻的汽车公司,特斯拉,据说创立的灵感是为了满足精英阶层彰显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买车需求,听上去跟我这种成功商业化的正牌汽车功能毫不沾边。

而且Roadster也有硬伤,油改电,充电久,价格高,但就算这样,也有机构把它评为年度最激动人心的汽车发布,还有评论家说什么“如果这是汽车的未来,那么我想要它”。

我冷哼一声,反手就是一组数据: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超720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2012年,全球新登记汽车数量6800万辆,而新能源渗透率才0.2%。

嘴上都在捧电动车,到头来还不都得靠我挑大梁。

大无语!

如果这就是未来,那门槛未免太低了点。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