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不转型造电动,丰田章男说了,也未必算
至于丰田是如何拿走更高利润的,除了汽车制造、物流、设计等正业之外,还因为它对整个供应链的把控,爱信、电桩、丰田的化学部门等,这些全球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中,有多家丰田的子公司。与德国车企不同,东亚的企业更喜欢“实际掌控”,而欧洲企业更喜欢深度合作,比如大众、宝马、奔驰之于采埃孚、大陆那样。
当然,喜欢实际掌控的也不止丰田这一家,日产旗下有捷特可等,现代起亚旗下有摩比斯等,思路不同。所以,这些巨头级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汽车制造最基础的核心命脉,也和整车制造的发展思路之间,开始互搏与纠缠。
上一阶段的技术路线之争中,丰田定下的策略是,通过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来实现突围。而这一策略之下,这家巨头旗下的核心板块也分别开始推进,简言之,这种体系模式,让它很难像大众那样,说变就变。内部的利益博弈与再分配,冲突极多。
财报数字里,这种捆绑的深度可见一斑。
爱信精机在2022年的业务受全球新能源变革,影响很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年前九个月营业利润270.64亿日元,比上年同期的1391亿日元下降80.5%。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6.13亿日元,比上年同期的998.78亿日元下降76.4%。尽管冲击较大,但规模仍然庞大,而回归到上文的相同时期2018年,爱信精机前9个月当期营业利润1614亿日元,2017年同期为1856亿日元。这占到了丰田集团整体利润的5%。
现代起亚也是一样,摩比斯2022利润约折合人民币10亿元,占其集团400亿元人民币利润的2.5%,而在新能源还未兴起的2018年,其利润约折合人民币95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现代起亚集团的约61亿元的表现。
摆在全世界那些积淀深厚车企面前的是,没有一个领导者能够快速做出断舍离,商业社会不是过家家,每一部分利益都需要再平衡。而如果是硬着头皮要推进的话,还是用大众前CEO来举例,在和工会的PK中说,如果大众转型过慢会导致超过3万人失业。那么作为筹码来看,如果不转型的话,德国媒体给出的评估是2万人左右可见要失业。
当然,再深入挖掘一下这种全球格局的话,局面远比常人所能够遇见的更加复杂。对大多数燃油车业务做得还不错的车企来说,眼前大大的写着“尴尬”2个字。
在此前的中国市场竞争中,比亚迪处于相对劣势状态,而吉利、长城、上汽、长安等,在燃油时代掌握着相对话语权。但也正因为这样,比亚迪先天就有着更好的转型机会和转型能力,时代变化后,手中的优势发生反转。在燃油车预埋的大量技术和研发工作,在当今的新能源发展趋势里已经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则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新能源业务方面是亏损状态,蔚来一辆车亏10万+、小鹏卖一辆亏一辆,新能源领域里除了特斯拉、比亚迪之外,尚无出色的解决方案。而对那些燃油车仍然拥有高销量和不错利润的车企来说,不论是丰田、本田、吉利、长城还是谁,只要它们的燃油新车还在上市推出,那新能源车就势必得让出价格空间,换言之,新能源的定价就不能到位。
写在最后
把话题再回归到马斯克身上,根据最新消息来看,他此次来华的3大事物分别为,修复百万召回后的关系,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落地。
很清晰的能够看出,和宁德时代的合作,目标是成本更低技术更先进的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推进则是卡了很多年的FSD无法落地。二者中,有一个能够进一步突围,特斯拉就会更快的改变市场格局。
而那时,对深耕燃油车的企业来说,其实只有2条清晰的路,要么是加速转型,但要被压着打好几年,因为很多企业的新技术研发并没有多久,奔驰、宝马、大众2025年的节点才跟得上。要么是,把自己燃油车的价格进一步下调,保持竞争力。
那,随着汽车市场里在新能源方面盈利的企业越来越多,另一个清晰的局面就是,靠燃油车挣钱会越来越难。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马斯克来中国取经,释放信号,不转型电动车就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