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城折叠:武汉是如何成为新能源洼地的?

BusinessCars
关注

江城多水但不该成为新能源的洼地。

武汉光谷广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体,同时也拥有着亚洲最美的灯光雕塑“星河”,既是武汉光谷的门户,同时也是武汉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缓解交通压力的重任。

但是,BC近日走访武汉市却发现光谷广场不仅地标性建筑“星河”不再亮灯,而且也没有昔日人流如织的繁华,和印象中第一次到光谷广场的震撼完全的不同,甚至怀疑是自己运气不好遇上了设备检修,但一连几日都没有见到亮灯。

而在咨询了本地朋友后才得知,光谷广场的灯光因为节能的需要从2021年10月就关停了,当地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如此有魄力,这让我对武汉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充满了期待,但在实地走访后却颠覆了我的想法。

“爱不上”的东风

当地朋友李然告诉我,东风已经不是同事换车的首选了,李然的公司是光谷内一家中字头国企,之前和东风汽车经常有活动联谊,购买东风旗下的车型能享受到不少的优惠,所以单位同事有不少都买了东风旗下的产品。

例如他的部门领导就开着一辆旧款的雪铁龙,办公室主任开的是英菲尼迪,至于像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则是大多数普通员工的选择,他本人就开的是东本的CR-V。

但是,他告诉我最近几年却很少有同事再选东风汽车了,有一位同事换购了特斯拉,之前那位办公室主任则是换购了问界M7。至于东风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则根本没有同事谈起。

他说你要想体验东风的新能源就打网约车吧,大概率能体验到,至于出租车只有一部分是东风的新能源,还有不少燃油车在跑,而且品牌有许多种,不像西安这种城市早已经全部换成比亚迪的新能源了。

这些消息让我感到诧异,东风汽车算是国内车型覆盖最广的车企之一,竟然在武汉都不能占有大部分公共交通的市场,让肥水流向了外人田。

李然还讲到他已经后悔买车了,自己的车现在基本上就是闲置的状态,武汉车多,还不限行,加上长江的影响,让堵车在武汉已经成为一件日常,开车还不如公共交通省心。

为了确认朋友说的真实性,我来到了车谷的4S店,开始了实地的走访。

首先我们前往到3月车市降价风暴的中心,位于龙阳大道上的标致雪铁龙4S店,这家门店归东风全资的销售公司所有,连土地都是东风的。根据销售人员讲,正因为如此在3月促销活动时,这家店迎来了历史最高的客流,买车的客户早早就在店门外排起了长队,只为提到一辆活动车。

但是当活动结束后,门店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就像我们到店是看到的一样,并没有什么顾客,问起促销活动,店员讲到目前店里只有22款的凡尔赛享受优惠,额度在两万元左右,除此之外其他的车型都只有官方的优惠政策,包括现在并网销售的标致也是一样。

在店内的一角还发现了东风纳米,这款车算是我见到的第一辆展车,据店员所讲这款车是最近刚运到店内开始销售的,目前还在布置的状态。

在要离开店时,看到有一位顾客来提车,所提的正是22款的凡尔赛,据销售人员讲目前店内也就只剩3辆22款的新车了,如果考虑太久可能就享受不到优惠了。

紧接着我们来到附近的岚图4S店,岚图是东风集团的“造车新实力”,岚图整合了东风公司超53年的造车技术和优势资源,励志成为“中国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导者”,从2021年首款新车上市以来就备受关注。

并且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一直是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但月销量却一直没有太多变化,像东湖一样平静无波。

当还在停车的时候就已经有销售人员主动的出门迎接,可以说岚图还是学到了一些新势力销售的方式,一进店门就看到岚图追光布置在最显眼的位置,FREE摆在另一侧,梦想家则需要进入店内才能看到。

根据销售人员讲,目前追光有2万元的优惠额度,而这款车是在4月份车展才公布的价格,仅仅过去不到三个月就已经开始降价销售了,并且降价也是官方的优惠政策,而在发布会上提到的租赁电池的方案目前已经被取消了,至于原因销售人员也不清楚。

当问起店内是否还有其他优惠时,销售人员犹豫了片刻后讲到,如果月底前能提车的话可以享受1万元的返点优惠,条件是必须在月底前开票,至于原因则不方便透露。

后续根据向其他品牌的销售人员咨询,可能是为完成销售目标获取车企返点奖励的一种操作,但是根据岚图官方公布的销量,6月份交付3007辆,同比增长150%势头正好完全不需要这样的操作,或许这背后另有隐情。

或许是因为时间关系,在我们进店咨询的时候并没有其他的顾客,毕竟周内下午还是少有人会来传统的4S店看车。

而根据本地人调侃,追光大家都知道,但没人敢买,那是给大领导准备的座驾,一般的老百姓怎么开,特别是体制内的人更不敢了,虽然是调侃但也确实说明了追光在武汉尴尬的定位和宣传方式。

在离开岚图的门店后,恰好发现旁边开着一家问界的门店,我就顺便进店咨询了下,根据销售人员所讲,这家门店是问界在武汉的一处交付中心,所以选择在了传统4S店的区域内开设,方便用户交车。

就在交谈时,我们发现这家门店的客流还是不错的,不时有顾客进店咨询,试驾体验的顾客也有不少,和隔壁的岚图相比完全是另一番场景,但几乎也只是咨询,交付提车的用户并没有见到。

可以说在武汉还是燃油车更有市场,但东风的燃油车却不在是武汉市民的首选,至于东风新能源,除了不像买的网约车型就只剩不敢买的岚图。

新能源需求亟待开放

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汽车保有量和汽车销量一直在全国排名靠前的位置,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在今年初已突破430万辆,是全国八个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的城市。

但是武汉的新能源市场却不像其他城市增长迅猛,例如和杭州比武汉就差了不少,两者的机动车保有量都在400万辆左右,人口规模也都是1300万人,杭州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却有58万辆是武汉的2倍还多。

这或许是因为武汉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的城市中唯一不限行的,像杭州、西安这样的省会城市都通过限行来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问题。

正因为不限行,武汉的乘用车销售增速一直排在全国前列,2022年同比增长6.3%,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1.8%、全省0.5%水平。

但是武汉的新能源渗透率却一直和全国水平持平,根据官方统计,截止2023年6月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28亿辆,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在不少沿海城市新能源的占比已经超过10%,但是武汉市的占比仅有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另外有数据统计,武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车桩比已经超过1:1,远优于全国2.5:1的水平,并且武汉还在不断的推动新建充电车位的比例。

虽然当地政策上是在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但从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走进寻常人家,而新能源汽车还是集中在公共交通中,例如当地不少出租车和网约车都是新能源。

在新车市场对新能源收获无果之后,我们决定前往二手车市场一探究竟,毕竟武汉除了有车谷外,还是全国主要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特别是在2021年开始二手车新政试点后,当地的二手车市场就更加生意兴隆。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市二手车交易量为3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2022年虽然数据有所回落却依然有26万辆,而同年武汉市的新车销量也只有38万辆。

在走访了升官渡二手车市场和一号车市后,我们发现武汉的二手车市场依然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型仅有极少数商家在销售,不少商家在谈到新能源汽车时都面露难色,更有直言不愿再碰电车的。

在升官渡二手车市场,仅有两家店铺有新能源二手车销售,一辆特斯拉和一辆五菱宏光MINI,在和店主沟通时,对方很直接的就说不愿意做电车的生意,电车新车的价格浮动太大,让二手车经常收到手就赔钱,在经历了几次降价后就再也不做了。

但是来到一号车市,就和之前的市场完全不一样,一进入市场就看到一家宽敞的门店内停有不少品牌的新能源二手车,除了热销的特斯拉外,包括极氪、高合等品牌的电池都有销售,在和销售人员交谈中才知道,这家电动兔子是武汉最大的新能源二手车销售商。

但是在进一步交谈之后才得知,他们的客户更多是外地车主,车也多数是从外地收来的,武汉市区的顾客反倒没有那么多,他们更多的是因为武汉的交通方便而做成了二手新能源的生意。

这样的结果算是让我知道为什么武汉一年销售1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是在路上却见不到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了。

其实武汉也需要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来满足发展和减碳的目标,按照武汉市制定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60万辆,而目前武汉的新能源保有量只有23万辆,未来每年要新增15万辆才能实现该目标。

对此比亚迪是第一个嗅到机遇的,在武汉会展旁的商业中心,比亚迪开了全国首家品牌体验中心,并且是湖北省最全面、最高规格的比亚迪展示中心,展示并销售比亚迪旗下全品牌汽车,根据工作人员讲这家门店的开业就是比亚迪想要在武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冲锋号,就是看准武汉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潜力而来的。

可以说武汉因为燃油车而成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但是却也因为燃油车的发展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速度,虽然政府极力想要推动新能源的渗透率,但奈何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过于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或许有人表示,限行将解决武汉目前的拥堵问题还能顺便解决新能源渗透率低,但其实武汉目前的状况很难支撑起城市限行,根据官方的报告,武汉市停车位缺口有127万个,没有能执行限行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老城区车位更是缺少,限行只会让停车问题更加突出。

武汉的新能源之困,困住的不只是当地的车企,更困住了武汉的未来,就像光谷广场的地标,本来是武汉新产业兴起的象征,现在却只能为节能减排让路,失去了光也就失去了希望。

       原文标题 : 车城折叠|武汉是如何成为新能源洼地的?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