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程过半,上半年“价格混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直接体现在了各大车企的利润上。尤其是年初最先掀起“价格战”的东风集团。
近日,官方公布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东风集团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456.77亿元,同比增长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7亿元,降幅约76.9%;净利润率达2.8%,较去年同期下降9.6个百分点。
对此,东风集团也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恢复阶段,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整体需求依然不足,细分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其中海外出口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自主品牌持续稳定增长,但合资非豪华品牌销量持续下降,商用车市场逐步恢复但不及预期。
净利润下滑76.9%
具体来看,东风集团业绩下滑,主要是商用车业务恢复不及预期,而乘用车业务又大幅下滑导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销售汽车约94.55万辆,同比下降23.4%。其中,商用车销量约17.58万辆,同比增幅约0.7%;自主乘用车业务销量约15.68万辆,同比降幅30.9%;合营乘用车业务受国内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影响,销量约61.29万辆,同比降幅约26.4%。
受此影响,东风集团商用车业务销售收入约255.26亿元,较去年同期208.08亿元增加约47.18亿元,增幅约22.7%。而乘用车业务销售收入则较去年同期的约199.19亿元,下降了19.1%,仅161.1亿元。
不仅是收入,东风集团的净利润也受到了波及。
虽然,在一系列调整下,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96万辆,占集团销量的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高端品牌岚图的销量实现同比增长118.5%,但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
而东风集团高盈利的合资燃油车,市场份额又在不断萎缩。上半年,东风集团合资业务实现销售61.29万辆,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同比下降28.0%,东风本田同比下降32.8%。
反馈到利润数据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利润,较同期分别减少约17.60亿元、15.14亿元、3.65亿元。东风集团股份中期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从去年同期的约52.25亿元,缩减至约14.03亿元,减少了38.22亿元,这也直接导致了东风集团净利润下滑了76.9%。
需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
不过,东风集团业绩下滑的背后,也只是中国汽车行业大变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税收数据显示,2018—2022年,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9.4%。2022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7%,比202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好势头。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制造业呈上升趋势时,汽车制造业利润却开始“腰斩”。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去年汽车行业利润总体表现不强,销售利润率仅有5.7%,较历史正常水平下降较大。今年也延续了下降态势,1-7月,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有4.9%。并且,7月的汽车利润仅407亿元,同比下降30%。
其原因在于,在新能源高速增长不断挤压燃油车市场份额的大环境下,包括东风在内的传统车企,不断加速新能源布局,但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且上游碳酸锂成本过高,导致新能源生产成本过高,汽车行业成本上升6%。最终在,上游高成本,终端低价销售的双重挤压下,汽车利润下降30%。
“行业大趋势下,东风只能从新能源上破局。”有业内人士向“汽扯扒谈”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增长势头迅猛,之前“搭上车”的长安、比亚迪等企业,利润都实现了增长,在此情况下,只能说东风的电动化转型还有待提升。
今年来,东风集团在电动化上动作频频,在自主乘用车新能源领域,打造了覆盖豪华、高端、主流、小型车市场的新能源品牌和商品。其中,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猛士”品牌首款产品猛士917已正式上市,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岚图品牌,也完成了“三年三款车三年三品类”的布局,形成了高端SUV、MPV、轿车的产品矩阵;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构筑起“东风”品牌,承担着走量的重任。
其意图也十分明显,无非是通过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与高端化,加快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并进一步带动合资电动化转型。只不过,最终收效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原文标题 :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76.9%,东风高压之下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