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烧光170亿,一辆车没造出来

创牌者
关注

01

烧光170亿,最会吹牛的造车新势力惨遭破产清算。

这家自称“国产特斯拉”的奇点汽车,你可能压根就没听过。因为造车9年,直到破产,它一辆车都没搞出来。

创始人沈海寅,到底靠什么拿下这170亿投资巨款?这些钱,又都花去哪儿了?

除了站在新能源风口,不得不说沈海寅的吹牛能力堪称一绝。如果说造车新势力吹的牛有一石,那么他一人可能就独占八斗。

沈海寅先是给公司起名奇点汽车。寓意“宇宙大爆炸的起点”,把同行都吓坏了。接着喊出口号:用小米的方式造“中国特斯拉”,并像苹果那样“教育”用户。

据说,沈海寅受到特斯拉启发,专攻汽车智能系统;受到小米启发,只靠软件和服务赚钱;受到苹果启发,要用智能汽车颠覆传统汽车。

好家伙,一下子对标三个行业标杆,贾跃亭看了,都甘拜下风。很快,这套充满想象力的商业模式说动了投资人,融资11轮(联想、360、英特尔等),资金规模超过170亿。

钱到手后,沈海寅转头就开始跟咱老百姓“吹牛”了。

02

“汽车界小米”,凉了!

作为曾经雷军的部下,沈海寅造车自带浓厚的“互联网基因。”2017年4月,奇点汽车发布了第一款纯电动车型——iS6。

声称这款卖20多万的SUV,配置顶得上50万的豪车。尤其是智能系统,更是价值100万。

意思就是,你只需花20万,就能获得150万的豪车体验。可谓是“雷氏对比法”的升级版。

用沈海寅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指望卖车赚钱,只靠“智能系统”和服务赚钱。这很互联网,也很“小米”。

按理说,iS6的发布比蔚来首款车型ES8上市发布早8个月;比小鹏首款车型G3早9个月;比理想首款车型理想ONE更是早了2年半,可谓占尽了先发优势。

结果呢?原本定于2017年量产的iS6,拖到了2019年,还不见踪影。

另一边的蔚来,挺过了破产危机,当年卖了2万台;小鹏呢,卖了1.6万台;那年的新势力老三威马汽车,也卖了1.5万台。

就连错过先发优势的理想ONE,也没跳票,2019年如约量产。手握一把好牌的奇点汽车,到底为何沦落至此?

03

烧光170亿,还是PPT,沈海寅把钱都花哪了?

当别人已经找好代工厂,量产回血时,沈海寅还在为他的造车梦,满世界建工厂。

放言要在全球形成“三国六地”的研发和工厂布局(北京、上海、安徽铜陵、美国硅谷、日本宇都宫、苏州)。

从2016年到2020年,接连动工铜陵、苏州、株洲三大生产基地。170亿,不到5年,就挥霍一空。

相比之下,同起点的“蔚小理”就走得扎实的多。蔚来选择江淮代工;理想选择跟力帆合作,小鹏搭上了海马的车。

结果就是,当“蔚小理”早已成功IPO,月销过万时,奇点汽车却惨遭破产清算,沈海寅成了被执行人。有人说,沈海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步子迈得太大了。

而同行们则表示反对,李想就曾炮轰:“你卖一辆车相当于卖三四百台小米手机,最后你只是赚一台小米手机软件的钱,你脑子进水了吗?”

李书福更是直接开骂,“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遥想2016年,沈海寅曾发过这样一条动态,“即使我们今天的新造车企业未来有一部分成了万骨枯,但一定有一将功成的企业。”

没想到,奇点汽车不是那个成名的“将军”,而是“万骨枯”的炮灰。数据显示,过去短短5年,就有超过400家车企消失。

面对愈发残酷的竞争,你觉得谁会笑到最后,成为那个成名的“将军”?

       原文标题 : 他烧光170亿,一辆车没造出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