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败退中国!合资11年终散场,广汽“一元购”

超电实验室
关注

02来去匆匆

1973年,三菱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

三菱最早是在国内销售中型卡车,后开始推销进口车型“帕杰罗”,并打算寻求以合资的方式在华建厂。

11年前,广汽集团、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达成合作,广汽三菱正式诞生,合资的首款车型ASX劲炫,也从长沙工厂下线。

来源:广汽三菱

相比两田和一产,三菱在国内的合资时间并不算长,高光时刻也来去匆匆。

2013年,广汽三菱的第二款SUV车型新帕杰罗·劲畅Pajero Sport投入生产,在继承达喀尔拉力赛冠军越野属性的同时,还结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提供了商务、家用的需求。

三年后,广汽三菱的重磅车型欧蓝德Outlander上市,以20万的售价,4驱7座的产品力,一举打开中国市场。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蓝德也成为了支撑广汽三菱销量的绝对主力。

来源:广汽三菱

与此同时,广汽三菱迎来在华合资的巅峰时刻,2017-2019年三年,公开数据显示,广汽三菱销量分别达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

虽然广汽三菱在知名度上和其他合资公司有一定差距,但凭借欧兰德、帕杰罗这些知名车型,三菱还是在国内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主攻SUV车型。

但令人唏嘘的是,成也欧蓝德,败也欧蓝德。

来源:广汽三菱

2018年广汽三菱共销售14.4万辆的汽车,其中欧蓝德的全年销量就达10.6万辆,占总销量的73%,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广汽三菱的全年销量。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方式,对于单一车型的过分倚重也为广汽三菱埋下了祸根。

无法摆脱对欧蓝德的依赖,就意味着一旦欧蓝德的销量崩盘,整个广汽三菱的销量也将陷入困境。

新能源浪潮呼啸而来,市场瞬息万变,在三年的高光期结束后,广汽三菱的形势急转直下。

来源:广汽三菱

2020年,广汽三菱的销量跌破10万辆至7.5万辆,2021年再次下滑到6.6万辆,去年则直接锐减到3.3万辆,同比下降49.13%。

进入2023年,广汽三菱的颓势一览无遗,产销皆出现了停滞,甚至一度传出停产、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

彼时,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还称:“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尽管在华面临困难,但长沙工厂将按计划于6月重启生产。”

只不过6月并没有等来复产的消息,反而在7月《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广汽三菱退出中国消息也越演越烈。

来源:网络

广汽三菱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三菱官方称,是由于与电动汽车的竞争,导致了在中国的停产退市。

是,也不是。

对于三菱汽车来说,其实“去留”早有答案。

从2018年开始,广汽三菱在国内仅有劲炫、欧蓝德、奕歌三款燃油车在售,新能源转型缓慢。直到2022年3月,广汽三菱才在国内推出了第一款新能源车型。

这也是广汽三菱目前在国内在售的,唯一一款新能源车型——阿图柯,一辆定位为硬派纯电的SUV车型,售价19.98万和22.98万,续航分别为500km和520km。

来源:广汽三菱

只能说,太晚了,而且市场早已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再想用20万的价格重现欧蓝德的辉煌,除非有足够强的产品力。

在20万这个价格区间,国内可选的车型太多了,在产品拉不开差异化的情况下,销量注定难有变化。

今年上半年,广汽三菱累计销量仅1.2万辆。

03最后的挽歌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说过,未来2到3年,保守预计有60%-70%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型,如今来看,这种趋势正慢慢变为现实。

广汽三菱也只是二三线合资品牌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一些和广汽三菱境遇相同的企业,销量开始巨幅下跌,营收也大不如从前。

在广汽菲克和广汽讴歌先后撤出中国之后,江苏悦达起亚早前也被爆出公司资不抵债,管理层轮休1年的尴尬境地。

比起广汽三菱工厂还有埃安接手的“优雅”退场,另一家合资车企就比较惨了。

北京产权交易数据显示,北京现代再次下调了其重庆工厂的转让低价,从一开始36.84亿元的挂牌价,到第一次流拍后下调至25.8亿元,再到后来的22.48亿,比起一开始已经下降了14.3亿元,但依旧没有人接盘。

现在经过三次降价后,北京现代重庆工厂的最新转让底价已经来到了19.17亿,相当于是在打五折出售了。

这无疑将现代在国内的窘境摆上了台面。

合资品牌销量不佳和退场的背后,是席卷全球的电动化浪潮。十年间风云变幻,很多合资车企再也不能躺着赚钱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裹足不前的老牌燃油车企业必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广汽三菱的退出,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正在加速。

广汽三菱不是第一个退市的合资品牌,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原文标题 : 三菱败退中国!合资11年终散场,广汽“一元购”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