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汽车央企如何发展新能源

一锤定音
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的集中采访活动中,面向三大汽车央企的“喊话”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表示,国资委将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

其实,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汽车界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来看,今年两会对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讨论极其热烈。而张玉卓的此次“喊话”之所以备受瞩目,一方面是因为点明了当前汽车央企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实际,甚至是戳到了痛处——“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另一方面关键是表明了关注、支持三大央企发展新能源车的积极态度。

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渗透率偏低

张玉卓在采访中表示,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

“因为我们注意到,汽车行业全世界都是这样子,燃油车在还很有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一开始投入会比较大,如果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去全速推进,我们出政策就是要破除这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未来的发展。”张玉卓表示。

三家汽车央企,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集团。从目前三家企业的市场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板块无论是市占率还是渗透率,都并算不上靓眼。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我国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到到了31.6%,今年甚至有望突破40%。而反观三家央企,长安汽车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比重约为18.6%,东风汽车集团为16.7%,中国一汽则不到10%。

合资板块新能源步伐有待提速

有分析认为,大型汽车央企新能源销量整体占比偏低,主要受到了合资企业新能源转型力度不够、销量偏低的影响。

比如中国一汽旗下红旗2023年总销量突破37万辆,而新能源车销量达8.5万辆,渗透率超过22%。但一汽旗下合资板块的一汽丰田品牌,2023年累计零售销量80万辆,纯电车型销量3.3万辆,占比仅有4%。

此外,东风本田2023年销量达61.37万辆,旗下e:HEV与e:PHEV车型2023年销量96453辆,占比不到16%,甚至低于东风汽车公司的21.6%新能源渗透率,燃油车型仍是主要贡献。面向来年越发汹涌的新能源攻势,压力依然很大。

即便受合资板块步伐较慢的部分影响,各汽车央企自主板块的新能源销量也很有起色,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当前新能源市场头部的比亚迪、广汽、吉利甚至部分造车新势力品牌,差距依然比较大。

各家规划部署完善未来可期

继张玉卓主任的“喊话”之后,岚图汽车CEO卢放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单独考核’政策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有利于我们放开手脚,大干快干,激发创新活力,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一汽、东风集团及长安汽车等在内的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不仅已对各自自主新能源板块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与部署,而且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地。

早在2021年,一汽解放就宣布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并发布解放“15333”新能源战略。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一汽解放将投入超300亿元加快新能源转型发展,不仅打造“四国九地”全球化新能源创新基地,还要打造以氢能产业集群为特色的燃料电池整车与系统专属基地。

此外,一汽集团计划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的两年多时间累计投放全新新能源产品30款,包括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24款。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红旗品牌将投放8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奔腾品牌将投放6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在商车领域,解放品牌将投放新能源产品10款。

2023年,东风公司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推动产品由主要以燃油车为主,转向燃油与新能源并重。东风自主乘用车已构建猛士、岚图、东风三大品牌,其中“东风”乘用车品牌形成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的新格局,并在风行、启辰等品牌协作下,全面助推新能源转型。

展望2024,东风将挑战全年销量320万辆、海外出口达成30万辆的目标。新能源领域,东风将在乘用车领域“2+1”电动化平台基础上,加快打造商用车四大产品平台,加速新能源转型,在2024、2025两年内推出14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和10款新能源商用车,目标是率先达成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百万辆。

长安汽车则以电动智能转型和全球化为目标,多品牌合力驱动发展。以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为抓手,在2024年持续推出多款全新车型,利用华为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借助电动智能行业红利实现国内崛起。

同时,在海纳百川计划指导下,长安汽车将完善海外不同地区产品导入、产能以及渠道建设,加速企业全球化进程。(完)

       原文标题 : 一锤定音:三大汽车央企如何发展新能源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