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将旗下全资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简称海马新能源)及全部资产,委托郑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公司)管理,期限为5年,托管保证金为1.99亿元。
这次的委托,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据业内人士称,海马新能源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援助。
对于当下的海马汽车来说,签订一份为期五年的托管协议可能不算体面,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方法。毕竟,在车市上生存下去更为迫切。
事实上,这也不是海马汽车第一次以求“回血”找寻自救办法。早在几年前,已经退休的前董事长景柱重新接手海马汽车,随后采取了包括但不限于变卖资产、组织瘦身、重整供应链、变革营销渠道等一系列措施。至此,海马汽车暂时摆脱了被退市的危机。
尽管海马汽车一路自救求生,但似乎其市场表现仍旧不温不火。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海马汽车的销量从6.76万辆一路下滑到了2万辆左右。今年前两个月,海马汽车只卖出了1314辆,同比下跌75%。
海马汽车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2023年,海马汽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68亿元、-17.09亿元、-7.31亿元、-14.61亿元、-4.33亿元、-16.13亿元、-3.6亿元。近七年,累计亏损高达7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海马汽车主要在售车型仅有3款,分别为燃油车型海马8S和海马7X以及纯电车型海马7X-E。从三方披露的数据来看,2023年,海马8S和海马7X的月均销量一直在三位数;而海马7X-E的单月销量更是只有两位数。并不算亮眼的销量数据表明,海马汽车的产品线不仅单薄,也没什么市场存在感。
最新消息称,海马汽车把关注点放在了目前还未快速发展的氢能汽车领域。
据悉,海马汽车在2023年3月与丰田汽车(中国)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子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快速普及和产业化。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同打造氢能乘用车7X-H。据悉,该车是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搭载丰田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驱动电机将为弗迪动力。
作为丰田在中国的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海马7X-H功能样车于2023年4月试制并完成产品公告测试。根据计划,海马将与丰田共同打造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到2025年完成2000辆的运营规模。
写在最后
基于海马汽车的状况,把新能源业务托管给需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当地政府,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拿到1.99亿元的托管保证金后,海马汽车也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氢能源发展。不过,氢能源车是否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市场的鉴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原文标题 : 被国资接管后 海马汽车能否迎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