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CEO,又开骂了

金刚新能源
关注

对于丰田来说,买积分或是务实之举。

正文

据外媒报道,丰田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但去年其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不到总销量的 1%。对此,丰田汽车CEO Ted Ogawa表示,与其在纯电动车上浪费资金,还不如通过购买碳排放积分来弥补EPA规定的差距。

“并不深耕纯电”

在接受 Automotive News 采访时,丰田 CEO Ted Ogawa 表示,公司是跟随客户需求走的,而在他看来,客户更倾向于不同程度的“电气化”,即带有汽油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丰田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造一座价值 1.39 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这座工厂未来将用于丰田公司在北美的销售活动。

自 2021 年以来,丰田已向其美国制造业务投资了约 170 亿美元(当前约 1224 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混合动力汽车。

当下,全球正在通过各种行动控制碳排放。对此,Ogawa 称:“我知道美国环保署正在重新考虑排放法规的标准。但再次重申,我们的出发点是客户需求。”

例如,法规要求2023年,新车市场中超过一半的份额应由纯电动汽车组成,但丰田目前的计划约为 30%。Ogawa说,“我们尊重法规,但更重要的是客户需求。”

那么如何缩小拟议的轻型车排放法规和丰田销售的车型之间的差距呢?Ogawa 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按照法规,我们可能需要购买碳排放积分来弥补。与购买碳排放积分相比,浪费投资更糟糕。”

丰田的“另类”纯电观念

在汽车市场电动化的大潮中,一直以来,丰田作为一个另类,根本不屑于乘用车的电动化进程。

在国内价格战打得火热的这段时间里,仅有一款纯电车型在售的丰田却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汽车销冠。

2023年,丰田净利润同比暴增108%,营收取得3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4%,销量上,丰田在2023年一共售出1123.3万台车,同比增长7%,位居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大众多出了200万辆,是全球首家品牌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

但在如此高的销售总量中,纯电车仅占不到1%,也可能是这样的原因,丰田认为有着发动机加成的混动才是市场的未来。

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也曾多次炮轰电车,其对纯电车的排斥可谓人尽皆知。在丰田章男的最新言论中,他称电动车是畸形产物,并认为纯电动车未来至多占到30%的市场份额。

故而,相比于纯电动车,作为混动的忠实拥护者,丰田一直都在推进对混动的市场部署。

据外媒2024年3月4日报道,丰田宣布未来几年在巴西投资1110亿雷亚尔(约合22亿美元),主要扩大混合动力车型的产能。报道中提到,丰田将在索罗卡巴工厂生产混合动力等汽车。

混动更有性价比

2018-2022年,我国纯电动车市场迅速增长,产销量同步提升。2022年全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量达到546.7万台,同比增长98.01%,销量达到536.5万台,同比增长96.23%。与2018年相比,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了五倍多。

2023年上半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4.7万台和271.9万台,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30.3%和31.9%。

可以看到的是,国内在大力推动传统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而在此过程中,许多传统油车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丰田作为一家老牌燃油车车企也不例外。

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已经出现2022、2023两年的持续下滑,且2023年相比2022年的下滑幅度还在扩大。2022年下滑0.2%,2023年这一数字扩大到了1.7%。

除开丰田在中国市场遇到了滑铁卢,本田等日本车企也同样在国内的电动车浪潮中出现下滑。因为自身技术部署和产品周期没有办法跟上国内市场需求,日系车在国内的市场几乎是拱手让人。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日系车零售份额仅为17%,同比下降3%,是份额掉得最快的一类合资品牌。

竞争环境大变是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品牌车销量下滑的一大主因。

在加速电动化的推动下,中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新造车势力。2024年开年,市场又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电动汽车价格战,日系混动甚至燃油车也被卷入其中。

如此看来,丰田当下混动的选择反而是更具有性价比的,尤其是在今年迈入2024年,在大家都在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乘用车电动化进程的当下,混动作为过渡非常好的选择,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关注中心。

最后

丰田CEO之所以长期批评电动车,与丰田电动车战略未完全展开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全球控制碳排放的当下与未来,纯电必然是发展主旋律,丰田避无可避。事实上,丰田的纯电战略也在快速推进中,到2026年,丰田预计将投入10款纯电动汽车进入市场。

我们固然期待,在持续部署混动的基础上,丰田也能逐步向纯电发力。希望丰田带着新的理念,做出一些不同的产品出来,诠释电动汽车时代丰田品牌的全新内涵。

       原文标题 : 丰田CEO,又开骂了 | 电动势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