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Lead
“在中国,为中国”,这是大众在华40年的真实写照。作为大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共同发力,人们早已习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前缀。虽然北京吉普开创了车企中外合资的先例,但不可置疑南北大众对海外品牌在华所开启合资之路有着更加不可磨灭的示范作用,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赟 立
编辑|禾 子
全文2365字
阅读需4分钟
大众押对了中国市场,这让其全球化之路变得顺畅许多。而当下,中国车市风云突变,自主车企在智电赛道上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大众将如何应变?
4月25日,大众以“众启新境”为主题,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发布了概念车、量产新车,也公布了今后的中国化战略,释放了未来与中国市场持续“深入绑定”、“合作共赢”的信号。
△大众以“众启新境”为主题在北京车展释放新信号
大众方面称,新战略勾勒出了大众汽车全新的中国DNA,大众将通过属于新时代的设计语言和前瞻技术重新定义燃油车标准和新汽车风尚。
大众有意巩固基本盘
大众的思路从宏观方向上来看,无非两点:一个是守好基本盘,一个是做好新汽车。
南北大众能攀上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峰顶,靠的是对燃油车市场几十年如一日的洞察,靠的是MQB的规模化平台优势,所以说,油车或者说热门油车是大众的基盘一点不为过。
△途观L Pro就像是一台“燃油版的ID.”
作为本次大众展台的核心看点之一,一汽-大众迈腾的焕新和上汽大众途观L Pro的推出着实为展台吸引了不少的流量。
全新迈腾依然有着历代迈腾独有的敦实感和稳重感,弧顶轮廓的精髓得到了保留,外形的其他可见之处都有了明显的换装,主流的舒适性配置和智能辅助驾驶也不出意料地被应用。
用大众方面的话来说,虽然途观L Pro命名中包含途观,但这款产品更像是一台全新的SUV。事实上,与其说这是途观系列的升级换代车型,不如说是途观在新汽车时代的继任者。途观L Pro相比途观经典车型的观感变化要比新老迈腾的变化更大,且更加触动年轻人的心灵。从消费者的视角看,途观L Pro就像是一台“燃油版的ID.”,造型前卫,未来感明显。
△大众展台的全新一代迈腾
新迈腾的低配车型舍弃了原先的1.4T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和途观L Pro低配车型上一样的1.5T EA211 EVO发动机,对应“300TSI”的尾标。两台车都采用了更大的中控悬浮屏,也都搭载了副驾娱乐屏。在“联屏横行”、“智能化席卷”的中国市场,面对被“冰箱彩电大沙发”宠坏的中国消费者,大众能搭载副驾屏,何尝不是一种“入乡随俗”呢?
大众的“中国味”加重
大众将新迈腾和途观L Pro说成是“油车智能化颠覆者”的同时,又推出了智能纯电的新品类ID.UX品类,即“做好新汽车”的方向。ID.UX品类可以看作是大众安徽未来的主要着力点,该品类的首款车型ID.UNYX也在大众展台亮相。金色的VW LOGO是ID.UX品类的专用徽标,给车辆营造了不小的辨识度。
△大众安徽的全新品类ID.UX
比起南北大众在新品刻画上展现出的如“副驾娱乐屏”的取巧心思,ID.UX可谓是完全拥抱中国市场的产物。对此,大众方面毫不避讳,“ID.UX是大众汽车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风格前卫的全新产品品类”。
目前看来,ID.UX代表的“金标大众”无疑又将会是一个彰显中国特色的称谓。
此外,大众还带来ID.CODE概念车,这是大众眼中的全能全优产品。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 Thomas Schäfer表示:“这是携手中国伙伴,在聆听完中国消费者对于大众设计和科技的所需所想后打造出的概念车,大众在华发展将从此翻开新篇。”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 Stefan Mecha 更是直言:“ID. CODE是大众汽车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ID.CODE将搭载L4级自动驾驶和AI智能助手
该车将由大众中国和德国团队共同研发,未来将搭载L4级自动驾驶和AI智能助手在内的未来科技。
大众正在以“中国速度”执行乘用车战略,到2030年,大众将推出包括ID.、ID.UX以及全新油车和混动车型在内的30余款新车。目前还在与包括小鹏在内的中国本土厂商寻求合作,期望提升电动平台的优势。大众安徽也已经在打造中国市场专属的纯电平台CMP平台,未来将有至少4款入门车型基于该平台打造。
大众与中国市场双向选择
相较于其他的跨国厂商,为什么南北大众至今仍然是众多合资案例中的典范?从合资的本质来讲,就是“双向选择”,也正是出于长期良好的“双向选择”,大众才有信心展望未来。
△南北大众的成功对海外品牌在中国开启合资道路有示范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亟需开启高质量发展,恰逢上海汽车厂需要改造,且需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比起当时的通用、雷诺、雪铁龙以及日产,大众要显得有诚意得多。对接过程中,大众颇为积极,不光愿意提供先进的产品技术,还愿意合资建厂。
事实上,同期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已初显划地割据的形势,福特、通用等美企势头强劲,在本土有着坚固的根基;日系开始抢滩北美,登陆东南亚。大众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北美市场的份额受到了挤压,开拓新的疆域迫在眉睫。
△现在大众比以往更需要中国
不过,虽说彼时的中国和大众汽车是相互需要,双向选择,但不可否认,曾经的中国汽车产业对大众汽车或者说对外部的技术、资金的渴求要更加迫切。
近几年,新能源异军突起,大众等有着庞大燃油车基盘的传统厂商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大众要尽可能守住燃油车的传统优势,同时又要借助中国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和灵活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现在大众比以往更需要中国。
曾经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需要大众,如今是中国不少消费者选择了大众。
△ID.CODE概念座舱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Q1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零售39.5万台和26.6万台新车,合计66万余台的零售销量,力压同期的比亚迪,南北大众的市场规模依然首屈一指。这是现阶段中国选择大众的体现,也是大众一定会继续选择中国的原因。
点评
成功的“合资”多数时候意味着“双赢”,大众汽车同样是受益者。未来,大众在中国的战略重心不会降低,但相对关系已发生了改变。结合过去的四十年,完全有理由相信大众的中国化战略会与新能源、智能化产生融合,并催化出适配中国市场需求的全新产物,但在高手云集、内卷不断的环境下能涌现出怎样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成果谁还不好说。大众的油车优势能否在新汽车时代得到延续,电气化产品能否做到像以往的油车那般辉煌,都还需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检验。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大众在智电时代的“中国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