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发问,通用汽车要退出中国?

西游社
关注

在过去十年中,通用汽车CEO玛丽巴拉(Mary Barra)的理念是,如果通用汽车在某个地区不是领导者,而且看不到成为领导者的前景,那么它就不应该在那里开展业务。

因此,通用汽车一直在积极退出不盈利,或不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市场,比如俄罗斯、印尼、印度、澳大利亚等市场。通用汽车还把欧洲市场的业务,转售给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只重点发展中国和美国这两大汽车销量最高的市场。

来源:statista

毋庸置疑,中国一直是通用汽车的利润引擎,也是其2010年至2023年的最大销售市场。

但,情况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2024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亏损了 1.06 亿美元,这是通用汽车在中国过去十五年来的第三次季度亏损,也是除新冠疫情年份外,最大的一次亏损。

除今年第一季度外,通用汽车自2009年以来在中国的唯一季度,亏损是2020年第一季度因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1.67亿美元亏损,以及2022年第二季度的8700万美元亏损。

在此之前的近十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已经出现下滑。这让一些行业观察家质疑,通用汽车能否扭转颓势。

来源:公司公开数据

或者,通用真的要开始认真考虑,退出中国市场了吗?

01

通用汽车退出中国,是华尔街瞎操心吗?

通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这在几年前,还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议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通用汽车CEO玛丽,4月在北京车展华为鸿蒙展台

疫情三年,叠加剧烈的地缘政治动荡,对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拥有斯坦福大学的 MBA 学位的玛丽,已在通用汽车工作了 44年。

 

从实习生开始,玛丽慢慢晋升为通用汽车的全球制造工程副总裁、全球人力资源副总裁、全球产品开发、采购与供应链全球执行副总裁,2014 年 1 月开始担任公司 CEO。

玛丽是通用汽车历史上,也是全球车企首位女性首席执行官,不喜欢开会“探讨”公司文化,而是直接采取行动作出改变。

“行动是我们立刻能够作出改变的地方”,也被业界称为“超级玛丽”。

“超级玛丽”雷厉风行,对内铁腕改革提高效率,瘦身操作猛如虎。

通用汽车旗下,只保留5个汽车乘用车品牌: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以及上汽通用旗下的五菱和宝骏。(GMC为商用车品牌)

对外通用汽车则提高强调企业利润,要优先于扩大市场份额。目标决定企业努力的方向,通用汽车努力的回报就是:2021年以来净利润,一直保持在100亿美元的较高水平。

今年 2 月,玛丽曾对投资者表示要,“确保通用汽车在中国拥有强大的未来,为我们的投资者创造正确的盈利能力和正确的回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5月初,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保罗(Paul Jacobson),也向投资者表示,预计中国业务将在今年恢复盈利,并接近2023实现的4.46亿美元的利润水平。保罗将通用中国第一季度的亏损,归咎于停产,而停产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积压的汽车库存。

在中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消费者情绪变化和国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老牌巨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衰落,令人震惊。

虽然这些挑战并非通用汽车所独有,但在为提高盈利能力而重组或退出其他市场之后,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下滑,对通用汽车的全球表现,影响最大。

包括合资企业在内,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 2015 年的约 15%,骤降至去年的 8.6%,这是自 2003 年,以来首次跌破 9%。根据监管部门的文件,通用汽车在华业务的盈利也在下降,自2014年达到顶峰以来下降了78.5%。

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别克和雪佛兰等品牌的销量跌幅,超过了其与上汽集团、五菱汽车和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的销量跌幅。去年在中国销售的 210 万辆汽车中,合资车型约占 60%。

 

美国银行证券公司(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的顶级汽车分析师约翰-墨菲(John Murphy),连续两次在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上,询问通用汽车是否会考虑退出中国市场。他最近一次说:"现在是否真的应该开始考虑在中国的战略选择,以可能关闭或出售业务?

对此,玛丽表示,通用汽车将发布新产品,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如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通用汽车不久前在中国发布了多款车型,包括在中国畅销的别克 GL8 MPV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以及雪佛兰 Equinox 纯电跨界车。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力的增强,市场和格局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玛丽认为,通用汽车在豪华高端车领域,仍有一席之地。

通用汽车对 “豪华车 ”的关注,是在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避开与中国国产品牌竞争最激烈的主流市场。通用汽车于 2022 年宣布,成立名为 “杜兰特公会”(Durant Guild)的新部门,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向中国出口悍马电动车(Hummer EV)和其他大型SUV等旗舰车型。

 

听上去通用汽车的战略很耳熟,因为,奔驰也这么说。

02

避无可避,终有一战?

问题来了,国际老牌车企,通过差异化,来避免在中国市场与咄咄逼人的中国品牌的竞争,胜算如何?

通用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都选择了高端化的战略。只是,通用汽车不是奔驰。

通用汽车驻印尼的前高管,中国问题专家邓恩(Dunne)认为,通用的最新举措,可能为时已晚。

 

“对于在中国的(传统)美国汽车制造商来说,我们正处于末日的开始。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一切,都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传统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的落寞,一方面是由于国潮民族情绪的推动,一方面是来自中国本土厂家发起的日益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对汽车行业和电动汽车的看法发生了代际转变。

负责标准普尔汽车业务的执行董事马克则认为,通用汽车在中国业务中拥有太多股权和利益,不可能像放弃其他市场那样放弃中国业务。

“通用汽车会尝试整合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我相信他们会再接再厉,马克说。“我认为美国汽车巨头,还有一些机会”。

03

雪上加霜的美国老乡

蚕食通用汽车和同城竞争对手福特汽车市场份额的,不仅仅是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美国同乡特斯拉也切走了一大块蛋糕。

 

在特斯拉这条国际大鲇鱼的搅动下,电动汽车近几年,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

马斯克以科技狂人和亿万富翁,成功企业家的超级成功者光环,很大程度上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看法,给喜新厌旧的新世代中国消费者,带来了“WoW”效应。

“哇,这就是汽车行业中的苹果公司。”容易上头的“特斯拉效应”,飞快的缩短了中国消费者电动车启蒙所需要的时间。

不仅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从 2018 年到 2022 年,福特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也下降了 32.4%。

面对来自比亚迪和新兴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竞争,特斯拉在中国也面临压力,但仍比通用,福特传统竞争对手更受欢迎。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是特斯拉的长期看涨者,他认为特斯拉和其他西方汽车公司,将可能进入 “更低资本支出、更高保护主义和最终与中国合作”的新阶段。

“我们认为,西方汽车公司(包括特斯拉)已经同时一致认识到:中国已经赢得了电动汽车霸主地位的竞争,"亚当在周五的一份投资者说明中说。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环境的变化,特斯拉正在进行全球重组,包括超过10%的裁员计划 。

根据特斯拉提交的年度监管文件,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的收入比 2021 年增长了 57%,达到 217.4 亿美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下降了 6%,降至 46 亿美元。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S&P Global)预计,在中国业务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美国汽车制造商2023年,从中国出口了约48.2万辆汽车。这比2019年增长了3倍半以上,比2022年增长了约22%。

对通用汽车的最大挑战,就是改变中国消费者的想法,让中国消费者重新喜欢上通用汽车的产品。问题是,有何良策?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拥有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一些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04

燃油车, 在中国成了少数派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2005年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渗透率才艰难地突破1%,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初步启动与探索阶段。然而,这一进程在随后的几年里迅速加速。

从2016年到2019年,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提升到了5%,这一增长速度相较于前十年有了质的飞跃。

到了2020年至2024年,这一进程更是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提高到了50%,这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日益青睐,也得益于技术进步、政策推动以及比亚迪及中国众多新能源先行企业,与国际品牌竞争,努力突围的结果。

原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取代之势已经形成,原来制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车超过50%的目标,很可能在2025年最晚到2026年就会提前实现。

2024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三个月即将突破50%,未来可能不止于此。仅仅2个月后,王总发言已成现实,从销售交付到终端上险,新能源渗透率双双突破50%。

在2024年5月的第三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新能源乘用车的上险渗透率首次超过了50%,这标志着购买燃油车的人正式成为了少数派。

这一变化不仅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巨大肯定,更是对未来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一次明确预示。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燃油车将完全退出市场,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主流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不仅更加环保,而且在使用成本、性能等方面也具有优势。

结束语

通用汽车的转型尚未完成,其电动汽车2021年销量在美国市场只有6%,而特斯拉是70%,在中国则更是危机重重。

不过,“超级玛丽”可能并不会轻易认输。2022年初,她立下了“军令状”到2025年在北美市场,生产和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

 

而这个军令状能否顺利实现,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参考文献:

1《美国汽车制造商(如通用汽车)在中国迅速失势》CNBC 卫兰

2“超级玛丽”是如何练就的?砺石商业评论

 3乘联会:5月第三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首次突破50%

 4 statista数据

       原文标题 : 华尔街发问,通用汽车要退出中国?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