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价格战仍在持续,新旧势力交替,汽车行业正加速洗牌。对于那些早年风光无限的国际巨头来说,无论哪一种选择,时间都将是最好的答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市场份额高达56%,上升6.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产品市占率达到49.9%。
与国内新能源市场一路繁花和中国品牌迅速崛起景象截然不同,不少国际巨头选择放缓“全面电动化”步伐,甚至逐步“战略性退出”中国市场。过去几年,铃木、Jeep、讴歌等不少品牌先后选择放弃中国市场。去年,现代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也做出调整,将其亚洲中心从中国转向印度。出售多家中国工厂以减缓亏损,同时加速扩充印度本土生产设施。2024年伊始,Stellantis集团在“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提到,针对中国市场,集团将规划轻资产商业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有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Stellantis未来可能会停止在中国的汽车生产。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何国际“巨头”要将精力抽离中国市场?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战略选择?
全球业绩表现亮眼
除了以上几个已退出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其他如现代起亚、Stellantis旗下的标致等不少品牌,在我国电动化转型浪潮中,逐步从舒适区走向被淘汰的边缘。与印象里不同的是,这些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品牌,反而在全球市场有着不错的业绩表现。最典型的就是现代集团,其在华销量从2016年巅峰时期的180万辆,一路下滑到了2022的40万辆,其市场份额也从7.5%急剧萎缩至1.7%。去年,现代集团虽然没有公布中国市场的具体数据,但有业内人士推测,其中国销量很难突破30万辆。中国市场表现拉垮,但2023年现代集团全球累计销量却高达730万辆,总营收、净利润均破纪录。在中国市场存在感不高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也有着不错的成绩。2023财年集团全年营业收入524亿欧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23亿欧元。
不止这些,其他国际车企“巨头”其实也有类似趋势。数据显示,丰田汽车2023年营收预计2890亿美元,净利润高达297亿美元。丰田汽车(含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2%至1123.3万辆。全球产销再创新高,但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已连续两年下滑,且下滑幅度有所扩大,从2022年的下滑0.2%到2023年下滑1.7%。如果单看净利润,去年Stellantis集团以201.47亿美元的净利成为全球汽车行业中除丰田、大众外最赚钱的企业,但在中国市场,旗下标致和雪铁龙两大品牌销量表现并不如意。就连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都坦言,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不算太成功,并多次强调将继续巩固欧洲和北美的主场优势。不管是持续亏损却仍坚持在国内市场砸钱的现代起亚,还是选择与零跑汽车合作,在华执行轻资产模式的Stellantis集团,主动选择放缓中国市场脚步,也许是比“卷”入其中更加明智。
痛失新能源赛道先机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6%,对比2022年、2021年和2020年,这个数字分别是49.9%、44.4%和38.4%,一路从“3”狂飙到“5”字头。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汽车品牌所得,正是国际汽车品牌所失。这些决定将精力抽离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根本原因还是销量差、亏损大,从而加速车企调整战略,转移重心。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虽然韩系车企主观意愿上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但从战略上来讲,它们确实对中国市场态度有些傲慢,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待欧美市场”。诸如Stellantis集团、现代汽车集团、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等车企能够实现营收突破,一方面,他们在海外已经形成稳固市场,尤其是在电动化水平尚且不高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市场业务收缩,一定程度上为集团节省了大笔开支。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大部分合资车企的燃油车基本盘都在被不断蚕食,油电博弈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更多老牌车企将面临是否跟进中国电动化步伐的选择题。
今年年初,比亚迪等品牌在国内开始新一轮降价,多少有点新能源向燃油车宣战的意思,前者大力宣传的“电比油低”,后者则用“油比电强”回击,市场竞争格外激烈,重压之下,现代、别克直接跟进降价。另一派从奔驰、奥迪、福特到捷豹路虎这些老牌的燃油车企,则对自身的电动化计划作出调整,放缓了“全面电动化”的步子。
比如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原定2025年EV销售占比50%的计划推迟到2030年。福特在年初宣布关停了EV生产线,即便在国内市场表现相对不错的大众也开始犯嘀咕,宣布将旗舰EV与新平台的发布时间推迟数年。在外资品牌纠结犹豫之际,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正在加速推进,系列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的政策不断出台。如壮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降低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规范报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行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聚焦全产业链全过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等。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7.5万辆,增长到950万辆,目前占全球比重超过了60%,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利or弊,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国际巨头在“全面电动化”上突然踩刹车,背后原因不难理解。首先,电动化目前很难盈利。2023年,福特全年营收1762亿美元,净利润43.47亿美元。但电动汽车业务却亏损高达47亿美元,远高于预期。奥迪CEO格诺特·多尔纳同样表示,“电动汽车的利润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快速向传统燃油车看齐。电池和原材料成本的高企,让电动车的盈利能力不尽如人意。”
即便在国内,除了理想和比亚迪,很难再找到能实现稳定盈利的品牌。更何况,从2023年开始,大大小小的价格战几乎不停歇,车企之间“逐底式”竞争愈发疯狂,利润空间眼看见底,想要实现盈利只能越来越难。其次,在政策上仍存变数,欧洲正在放宽环保措施。比如英国将禁止销售新汽油和柴油汽车从2030年推迟至2035年实施,德国则提前终止电动汽车补贴计划。这波操作,实质上是在给燃油车续命,放缓电动化进程。这也解释了为何国际巨头选择在新能源战略上做调整,不再“卷电动”。对于这些巨头车企来说,这笔账不难算。如果电动化没赚到钱,还动摇燃油车的基本盘,得不偿失。
不如放缓电动化,打自己擅长的燃油战。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虽然跟这些巨头的规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无论是电动车的销量、产业链还是补能体系,都已经在证明,新能源确实是弯道超车的利器。如今,国内价格战仍在持续,新旧势力交替,汽车行业正加速洗牌。对于那些早年风光无限的国际巨头来说,无论哪一种选择,时间都将是最好的答案。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4年4月刊“热点追踪”栏目,原标题为《败走中国却傲视全球,外资品牌的得与失》,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
原文标题 : 败走中国却傲视全球,外资品牌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