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的矛盾,可能要被解决了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如今的新能源车险市场,确实正面临着供求两方的困局。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7月,随着零售渗透率正式突破50%大关,新能源车无疑身处中国车市再次迎来了所谓的里程碑时刻,并且对于燃油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阶段性销量的超越。

由此不禁反问,为什么?

答案其实十分简单,还是由于综合产品力的赶超。更好的驾乘质感,更高的舒适体验,更优异的智舱智驾,更低的使用成本,都让消费者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为之买单。

可即便如此,依旧不可避免一些“瑕疵”的出现。譬如,相比传统燃油车,同价位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就是高出许多,并且在逐年续保的过程中,往往不降反增,甚至出现被拒之门外的情况,进而引发诸多用户的抱怨。

至于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多维度的。

什么整车维修成本贵,什么单车换代周期快,什么事故发生频率高……都让保险公司不得不提升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来保证自身能够盈利。反正,汇总下来,如今的新能源车险市场,确实正面临着供求两方的困局。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选择亲自入场,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乱象。

譬如,目前中国车市的“大魔王”——比亚迪。

交出第一份成绩单

“比亚迪进入新能源车险行业,将利用技术、销售、用户等方面的积累,在费用节俭、科学理赔等方面,来全方位的赋能。”

本段开篇,首先抛出一段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表态。

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批复称,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比亚迪财险应高度重视交强险业务,严格执行交强险财务核算、费用分摊、准备金评估、单证及标志管理、系统管控和信息披露等各项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消息一出,立即位于行业中掀起激烈讨论。

有分析认为,因为比亚迪拥有大量汽车和车主数据,可以有效实现精准化、合理化的定价和理赔,降低车主保费和车险成本。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文,已然预示着靴子落地。

殊不知,就在本周,比亚迪财险交出了属于它的第一份成绩单。

根据其发布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726.23万元,实现净利润1846.20万元,其中二季度净利润603.72万元。

车险方面,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车险签单保费6739.39万元,均由直销渠道贡献,车险车均保费为49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比亚迪财险综合成本率为-1834.03%,综合费用率为-1424.78%。

对此,其官方在报告中做出解释,“因公司于2024年5月恢复业务经营,缺少历史业务转回,导致本年度已赚保费为负值,进而导致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为负值。随着经营周期的逐步进展,本年新签保单会逐步实现满期,指标将逐渐转变为正值。”

另外,根据相关数据推算,从5月中旬开启投保至6月末的1个多月内,且投保范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比亚迪车险出单量达到约1.37万件,4900元的件均价格,略高于我国新能源车险2023年约4000元的件均水平。

不过,理性客观的讲,车均保费的实际数值,既与车辆风险大小有关,也与车辆实际价值有关,还与车险业务销售管理成本有关。

比亚迪财险作为新晋选手,目前尚处刚刚起步的阶段,所取得的第一份成绩单,已经证明其渐渐步入了正轨。

有不少业内人士觉得,“主机厂车对于新能源车的技术、性能等具体情况更加了解也更专业,可以更好地定制车险产品、控制成本。因此,消费者愈发期待比亚迪财险之后能将保费价格继续打下来。”

当然,可以放心的是,根据王传福的另一段表态:“比亚迪将进一步降低保险业务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让新能源车险不但不赔钱,还可以赚钱。”

这位大魔王最终想实现的,一定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头部梯队必须入场?

看到这里,或许还有读者对于新能源车险板块的困局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让我们继续用论据说话。

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的统计来看,去年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车均保费达4003元,约为传统燃油车的1.8倍。而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预测,今年新能源车均保费将继续上涨至5001元。

那么,保费高了,保险公司赚到钱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中国银保信(CBIT)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新能源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而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近85%,对于大部分险企来说,该业务板块都处于盈亏线边缘,甚至不乏一些公司已经在赔钱赚吆喝。

也正因如此,改变迫在眉睫。

这不,就在近日,积极的信号随之展现。有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推动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推动提高新能源汽车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购车后顾之忧。”

虽然落地仍需时间,但政府层面已经介入。

同时,除比亚迪之外,多家头部梯队成员,无疑同样正在积极布局车险业务。例如,2023年3月,在汇鼎保险经纪收购工作落地后,蔚来将其在2022年1月成立的蔚来保险经纪注销,并将汇鼎保险经纪改名为蔚来保险经纪。2022年6月,理想则通过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了保险经纪牌照,可以直接开展车辆保险相关业务。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还是——特斯拉。

身为主机厂中掘金车险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早在2019年4月,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便在本土通过收购获得了保险经纪牌照,并率先在加州推出自营车险服务。

2020年8月,特斯拉在中国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保险经纪业务,登记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江山路5000号二楼,也就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所在地。

不过,十分微妙的是,该公司成立以后,却迟迟未能拿下保险经纪牌照。而今年3月下旬,被申请简易注销。到了4月中旬,企业状态从存续正式变更为注销。

可短短4个月后,特斯拉卷土重来。不久前,其保险经纪(中国)有限公司再次成立,注册资本依旧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保险经纪业务,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均为朱晓彤。

如此操作背后展现出的信号,不言而喻。无论承认与否,随着蛋糕还在变得愈发诱人,新能源车险渐渐成为了主机厂尤其是头部梯队“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当然,自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充满着种种挑战。

       原文标题 : 新能源车险的矛盾,可能要被解决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