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禾颜阅车
关注

导语 | Lead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大川

编辑|禾   子

全文2242字

阅读需4分钟

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望化干戈为玉帛。有消息传出,中欧将达成汽车出口共识,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车入欧价将不低于29万元。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宣布,欧盟和中国已同意探讨为中国制造的电动车设定一个 “最低价格” ,来取代去年由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加征的关税。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欧都需要对方来对冲反复无常的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冲击,电动车就成为了双方寻求合作的突破口。因为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不仅在国内被口诛笔伐,同样让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欧盟头疼不已。欧盟也需要中国的支持来对冲对美贸易的风险。

△中欧双方团队已经开始就电动车价格承诺开始谈判

2024年7月,在经过了近一年的调查后,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7.6%的临时反补贴税。同年10月,欧盟成员国正式投票通过对中国电动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发补贴关税。在之前既有的10%的关税基础上,中国电动车在欧盟再被加征最高35.3%的反补贴关税。这让一度在欧盟势头非常迅猛的中国电动车,尤其是上汽MG品牌遭遇了当头棒喝,在欧盟的电动车销量下滑明显。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关税对于中国车企影响较大

中国电动车对欧或迎来利好

因为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中国电动车相比于欧洲同级别电动车往往占有价格上的优势。而这次中欧双方谈判的焦点在于给输入到欧盟市场的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这种贸易策略能够“既维护欧洲市场公平,又为合法贸易创造空间”。从表面上来看,中国电动车不得不设定一个最低价,降低了自己的性价比。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对中国电动车而言是一大利好,有望提高利润空间。

欧洲的电动车成本普遍高于中国,中国车企涨价来赚取更多的利润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国内车企因为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很多车企只能亏本卖车的做法本身就不可持续。此外,当下中国电动车除了性价比更高之外,在产品力层面是存在代际上的优势,无论是在智能座舱还是在智能驾驶,都不输给欧洲本土车企。从长远来看,中国车企完全可以复制之前外资车企在国内市场的老路,即走量的低毛利的入门级车型推动在欧洲国产,而高端车型采用进口的方式。

△中国电动车在产品力和性价比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优势

一旦中欧敲定最低限价,这会让中国电动车未来在欧洲市场发展前景明朗许多。高关税对于中国车企影响不一,虽然比亚迪今年在欧洲的销量继续上涨,关税并没有对像比亚迪这样的头部车企带来致命的影响,但像上汽MG等其他车企受冲击则很大,开始逐步增加在欧洲插混车型的销量。因此,这次如果能够通过最低价换来高额惩罚性关税的取消,就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扫除障碍,给国内车企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中国车企可以根据自身状况,来制定自己的欧洲战略。

△中国车企在欧洲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大大消除

欧盟亟需开拓全球市场对冲美国风险

欧盟通过对中国电动车设定一个最低价,一方面对于域内的车企有所保护,避免中国电动车对市场带来的冲击过大,导致欧盟汽车产业的空心化;另一方面,欧盟也可以寻求在其他领域能够得到中国的让步。

汽车是一项资本密集型的投产。在销量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前,对欧整车出口,这对于国内车企来说是最经济的选择;而当在欧洲销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国内车企或许会考虑在欧盟当地投产,来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从欧盟的角度来看,一部分中国电动车进入欧盟市场,未来中国车企将会考虑在欧盟当地设厂投产,无论是从降低关税和运输成本,还是从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更迅速为当地客户提供服务的角度来看,现地化生产将有利提升竞争力。而这些投资也会进一步激发欧盟本土市场的经济活力,带来更多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一些中国车企未来有在欧洲建厂的需求

特朗普虽然暂停了对等关税90天,但是90天后的情况难测,而且对欧盟的25%汽车关税未能取消。在美国人眼里,欧洲汽车已经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欧盟如果继续和中国在汽车领域打关税战,这肯定不符合欧盟的最大利益。虽然Stellantis和雷诺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是以大众和BBA为代表的欧盟本土车企依然视中国为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场,此外还有一大批欧洲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益非常大。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绝大部分跨国车企都难以放弃的海外市场之一。

△欧洲车企在中国的利益依然非常大

中欧车企之间的合作有望得到进一步加深。像雷诺,虽然在国内销量不佳,但是其利用中国技术和供应链打造的低成本电动车Spring,也帮助雷诺在加征关税前跻身欧洲主流电动车企业的行列之中;大众则是相继投资了小鹏和地平线,补齐了自己在纯电动平台和智驾芯片领域的短板;至于沃尔沃汽车新上任的全球CEO,也是强调了和吉利的协同效应,未来更多EX30这样的吉利开发的车型以及其他技术将有望在沃尔沃汽车持续落地。而得到国内技术加码的欧洲车企,也会更有底气在全球舞台上去和日系和韩系车企巨头来竞争。

△中欧之间智能电动车前瞻技术方面的合作前景非常广泛

点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没有特朗普随意挥动关税大棒,中国和欧盟还很难在电动车领域言归于好。通过电动车关税破冰,中欧经贸关系或将进一步打开局面。只要中欧能够深化双边贸易关系,那么美国的关税影响就不会再动摇各自的经贸基础。而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一旦中欧谈判促成高额反补贴税率取消,这将是进一步拓展欧盟市场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