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车市 | 4月巴西市场变化:比亚迪逆势崛起

芝能科技
关注

2025年4月的巴西轻型车市场出现5.6%的下滑,但这并未阻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势头。

传统车企因库存调整与产品更替普遍承压,而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品牌却在低迷环境中逆势增长。比亚迪同比增长20.4%,稳居第八,连续第17个月跻身前十,其在当地市场的存在感不断扩大。

巴西市场转向电动化的结构性转变已开始浮现,中国品牌正成为这场转型的关键力量。

01

  市场回调中的格局演变:

传统主导下的局部突围

2025年4月,巴西新轻型车销量降至196,326辆,同比下滑5.6%,终结了连续增长的态势,尚未构成趋势逆转,但已显现出市场对价格、政策以及动力结构变化的敏感反应,2025年累计销量仍维持3.1%的增长。

● 品牌层面

◎ 品牌格局依旧由菲亚特主导,其在本土优势地位持续巩固,市占率达到21.9%,同比小幅增长。

◎ 大众紧随其后,尽管同比下滑2.8%,但凭借稳健产品组合,市占率提升至16.6%。

◎ 而雪佛兰则大幅下滑31.3%,市占跌至10.4%,暴露出其在产品换代周期和价格策略上的疲软。

◎ 韩系品牌则展现出一定的抗压能力,现代逆势增长5.7%,超过丰田,跻身前四。

◎ 雷诺和吉普表现平平,在低位徘徊。

◎ 相比之下,中国品牌的表现更具突破性。比亚迪以8,485辆销量跃升至第八位,同比增长20.4%,是所有前十品牌中增长最快者。

◎ 本田同样表现出色,增长15.5%,但整体日系品牌在本轮市场波动中未能展现稳定性。

● 从车型结构来看

◎ 大众Polo时隔五个月重返榜首,月销10,932辆,但同比下滑仍达12.1%,显示传统燃油小型车在竞争中正逐步失去优势。

◎ 紧随其后的菲亚特Strada和Argo维持强势,但同样面临小幅下降。

◎ 亮点则出现在中高端SUV板块,大众T-Cross大涨30.4%,本田HR-V同比激增22.7%,丰田Corolla Cross更是暴涨66%,在所有主力车型中表现最为抢眼,反映出消费者对SUV与混动车型偏好的持续上升。

◎ 菲亚特Fastback凭借20.4%的增长创下历史新高,跻身第12名,这款溢价SUV的崛起也再次验证了巴西消费者对跨界车型的偏好正在增强。

02

中国品牌崛起:

比亚迪打头阵,

新能源阵营加速形成

对中国汽车品牌而言,2025年4月的巴西市场是一轮突破战。

◎ 比亚迪的强势表现尤为突出,其在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逆势上涨20.4%,单月销量突破8,000辆,年内累计达到30,170辆,同比增长高达37.2%。

这一成绩不仅使其连续第17个月跻身前十,更标志着其已初步完成从“试水”到“站稳”的战略转型。

比亚迪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在巴西市场主打的多为新能源车型,涵盖插电混动与纯电平台,既满足当地对清洁能源转型的政策趋势,也精准匹配了中产消费群体对智能化、高配置产品的预期。

凭借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成熟技术与整车集成能力,比亚迪在巴西已构建起较为稳固的品牌认知。奇瑞、长城也在持续运营中寻求突破。

◎ 奇瑞虽然4月下滑28.1%,但累计销量仍达17,361辆,凭借Tiggo等SUV系列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 长城旗下哈弗品牌表现相对稳定,4月销量为2,170辆,同比微降4.9%,年内累计增长9.2%。虽然在份额上尚难撼动主流品牌地位,但作为高端SUV与新能源技术融合的代表,其潜力仍被行业普遍看好。

◎ 江淮等品牌虽未形成规模,但通过低起点、区域突破的策略布局,也在逐步拓展品牌边界。江淮虽月销仅116辆,但已开始在局部市场投放其纯电车型,测试本地接受度。

◎ 极氪虽尚处导入期,但作为智能纯电品牌,其进入巴西被视为中国高端电动化战略的一部分。

就整体竞争格局而言,中国品牌正在以新能源为入口,逐步侵蚀传统合资车企在巴西市场的护城河。

相较于依赖燃油车更新周期的传统品牌,中国车企在电动化路径选择、成本控制与技术集成上的“先发红利”正逐步显现。尤其是在巴西等正面临燃油经济与环保双重压力的市场,中国品牌通过“性价比+技术密度”的方式迅速打开缺口。

总结

 新能源风口上的中国速度

2025年4月的巴西汽车市场虽受周期性下行影响,但对长期趋势的指引意义重大。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本轮市场调整中不仅守住了份额,更通过产品力的持续输出实现逆势增长,正在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支点重构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持续深化和其他中国品牌的有序扩张,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转型正进入“成果收割”阶段。

未来,中国品牌如何进一步适配本地消费习惯、深化渠道网络、提升售后体验,将成为能否在巴西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站稳脚跟的关键。

       原文标题 : 美洲车市 | 4月巴西市场变化:比亚迪逆势崛起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