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冠”到“被申请破产”,哪吒汽车自救还未见曙光

车市睿见
关注

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一则信息显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由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向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哪吒汽车的母公司。

5月14日,哪吒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某广告公司向法院申请,不是哪吒汽车申请破产。“这是这家公司应有的权利,目前我们内部没有申请破产相关事宜。”该工作人员强调称,“大家看好申请主体,不信谣、不传谣。”

严格来说,此“破产”不是真正的主动破产,但目前来看,哪吒汽车还没看到触底反弹的机会。

▍从“下沉之王”到“体系塌方”  

就在三年前,哪吒汽车还以15.2万辆的年销量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冠宝座。从巅峰到谷底,哪吒汽车的陨落速度之快,既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残酷性,也暴露出企业在运营中的深层危机。

哪吒汽车的崛起始于对市场需求的错位捕捉。2020年前后,新势力车企普遍聚焦高端市场,而哪吒汽车选择以5万-10万元价位的入门级电动车切入市场,通过B端出行平台快速走量。这种差异化策略在早期效果明显,2022年推出的哪吒U和哪吒V车型,一度占据下沉市场半壁江山。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管理层对市场趋势的误判很快埋下隐患:当主流车企开始布局10万-20万元价格带时,哪吒汽车仍固守低端市场,其旗舰车型哪吒S虽冲击20万元区间,却因智能化短板与竞品差距显著,全年销量不足万辆。哪吒S和哪吒GT跑车因技术竞争力不足、定价混乱而销量惨淡,全年目标完成率仅51%。高端化失败不仅消耗了研发资源,还导致原本计划的大型7座SUV项目搁置,错失家庭用户市场红利。

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失控问题浮出水面。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的12.3%骤降至2024年的3.2%,智能辅助驾驶和其他核心技术未能实现快速迭代。至2025年,其资产负债率已飙升至217%,核心专利申报量连续8个月为零。  

此外,2023年哪吒汽车推出的山海平台,试图向高端转型,但平台开发周期长达三年,错过市场窗口期。与此同时,销售端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为完成销量目标,部分经销商被迫“买断库存”,导致终端价格体系崩盘,用户服务体系也未能经受住考验。

供应链与渠道体系的崩塌进一步加速了危机。2024年起,宁德时代、博世等核心供应商因欠款断供,生产线出现停摆;今年4月,300余家经销商中的20位代表集体前往桐乡工厂维权;官方App也出现了无法使用的情况……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正在减弱。

▍行业洗牌与资本退潮后的重构

哪吒汽车的困境,恰逢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增量竞争”向“存量厮杀”转型的关键节点。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50%,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消费者对智能化、品牌力和服务体验的要求显著提升。

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引发连锁反应,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发起降维打击,零跑、深蓝等新势力则通过垂直整合控制成本。反观哪吒汽车,既缺乏核心技术护城河,又未能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供应链议价、成本控制、技术迭代等环节都未能形成壁垒。

政策红利的消退同样也加剧了生存压力,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终止后,哪吒汽车赖以生存的下沉市场遭遇重创。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当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等车型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价时,哪吒V的性价比优势不在。而且,部分地方政府补贴政策转向支持本地车企,导致哪吒汽车在部分重点市场的渠道网络迅速萎缩。

资本市场的态度则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2021年哪吒汽车估值一度冲上250亿元,但2024年后华鼎资本、深创投等早期投资者集体退出,接盘方多为地方国资平台。资本撤退直接反映在融资困境上:2024年Pre IPO轮融资仅募得15亿元,2025年E轮融资30亿元需解决债务问题后才能到账,而目前尚未有消息,最终研发与生产投入几近停滞。  

天眼查显示,合众新能源拥有420起司法案件(2025年新增司法案件159起),累计金额高达2.4亿元。其中,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有88起,占比超20%。从案件年份来看,合众新能源近五年内65.71%的案件年份为2025年,占比最高。

海外市场未能挽回颓势。2024年哪吒汽车在泰国以1.2万辆销量位列第三,并通过溢价110%的策略维持现金流,但海外销量仅完成目标的30%。随着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加速东南亚布局,其“国内ICU,海外找血包”的策略或也难以为继。更严峻的是,债务重组方案中70%的供应商欠款转为股权(估值折价99.89%),剩余30%分期偿付,这种“债转股”本质上将风险转嫁给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削弱了生态伙伴信心。  

当前,行业进入市场驱动、效率优先的竞争阶段。哪吒汽车的案例,为新能源车企敲响了警钟:低价策略只能作为市场切入手段,而非长期生存依赖,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规模扩张终将反噬利润。

同时,智能化转型窗口期稍纵即逝,研发投入的持续性直接决定企业护城河深度;最后,资本运作必须与经营基本面匹配,在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现金流管理能力比估值故事更具现实意义。

编辑丨杨 果

排版丨杨 朔图片来源:哪吒汽车、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原文标题 : 从“销冠”到“被申请破产”,哪吒汽车自救还未见曙光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