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谣言与现实

ERR能研微讯
关注

一些谣言绑架了欧洲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争论。常见的误解包括电源来源,传输的电能及充电设施的可用性。

由于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涌入市场,为了直截了当的进行记录并关注于确保合适布置相关设施,使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以及电网规划的长期性,需要澄清这些谣言。

为了击败这些谣言,我们考虑了支持的事实和证据,以及能够揭露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相关的虚假“事实”。

谣言1:电动汽车使用来源于煤炭的污染电能。换用电动汽车可能仅仅意味着数量相差不多的污染来自发电过程而不是汽车的排气筒

简洁回答:欧盟58%的发电量都已经实现了碳平衡。在大多数成员国都可以选择使用可再生电力的充电点。欧盟93%的人口都可以选择使用100%可再生能源来为他们的汽车充电。

证据:2018年欧洲电力消费中平均碳密度为296gCO2/kWh,而且会继续降低。现在,以平均欧洲电力比例驱动的电动汽车每公里排放20gCO2,比任何化石燃料汽车都低。在电能CO2容量低于600g/kWh的所有国家里,相对于高效的复合动力车,入门级的电动汽车的排放都低得多,欧盟的26个成员国均是如此。

用100%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进行充电已经通过向消费者进行清洁供给实现,与经过认证的提供者签订协议,或者有认证的电源。在一些国家,这已经成为公共充电设施招标申请的关键条件。

谣言2:大量专用电动汽车会使电网崩溃。使电网足够坚强的投资会十分昂贵

简洁回答:随着电动汽车份额的增长,由于智能充电的应用,显著限制配电网额外投资已经成为可能。汽车95%的时间都在停泊状态,提供了很多灵活性,电动汽车的电池也可以用来稳定电网,其拥有者也可以通过这项服务获得报酬,实现双赢。

证据:想象一下,所有轿车汽车中的80%是电动汽车,这会增加10%-15%的电力消费,公共汽车和卡车的电气化也达到如此显著的水平,将会将现在交通方面消耗的能源减少两倍,因为电动汽车比最好的复合发动机的能效还高5-6倍。

对于管理电力负荷尖峰以及低压电网,智能充电可以在地区水平和居民区水平解决大部分的挑战。这也为电动汽车司机带来了机会。

在荷兰,智能充电实验室解释道,在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实现完全的优化是可能的,由风力和核能产生的电力可以被储存在电动汽车中,在需要的时候送回电网。

谣言3:我们仍然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充电设备应该在人们适应了电动汽车之前应用

简洁回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再存在了,充电设施在一些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的国家已经很发达了。在2018年末欧洲大约有150000个公共充电点。根据电动汽车顾客的行为习惯,我们发现早期使用者大多习惯使用家里和办公室充电。这一趋势将来也将延续,据我们估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数以百万的电动汽车将会上路,85%的充电行为会发生在工作地点和家庭。

证据:关键在于更好地认识到欧洲的充电设施需求,这里政策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目前,18个欧盟成员国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很多国家也瞄准了没有仓库或者街道停车点的用户。

比如,爱尔兰在2018年初为户用充电单元的安装提供许可。芬兰为在住房合作社安装充电桩提供补贴。

城市在为所有人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接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斯德哥尔摩建成了“充电一条街”,运营商可以轻松地保留和安装充电点,与此同时,挪威和英国的城市已经建立了需求侧驱动的系统,充电装置根据电动汽车司机的需求布置。

大量的项目也在欧盟的跨欧洲运输网络开展。2018年,欧洲高速公路每100km有28个快速充电点,为开长途的人提供安全和舒适,因为未来的几年更多的快速充电装置将会被放置在路上。

谣言4:给电动汽车充电用时过长

简洁回答: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充电单元的性能以及电池容量。在充电功率更快(150kW)的同时能够适应这一速度的电车数量还很有限。

证据:如上所述,大多数电动汽车拥有者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充电—这比停在加油站加油方便多了,也更便宜。如果你在家用11kW的墙式充电器,在夜间充满60kWh的电池持续6个小时,可以开至少300km。然而,用150kW的快速充电器给相似容量的车充电,20分钟内电池将会被充满80%。与欧洲的设备合作,Ionity近期开发出了下一代350kW的充电器,可以将该充电持续时间减少到8分钟,从而确保用户满意度,保证电网连接安全。

在负重车辆的情况中,距离实现超过1MW的更高的充电功率以保证电动公交和电动卡车的快速充电还有一段标准化进程。这意味着续航800公里的特斯拉半挂车只要30分钟就可以充上80%的电。

谣言5:好吧,你说服了我,但你仍然不能在雨中给电动汽车充电

事实上,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说的。你不能在雨中给电动汽车充电是因为会受到电击而且汽车系统会坏掉。拜托!你当然不会因此而跌倒吧,是吧?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都满足严格的安全条件,防水连接是强制性的。你当然可以在无遮挡的户外充点电雨中充电。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