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跌43.7% 这几家车企却劲增!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中字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统计分析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11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45.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3%和7.6%,产量同比增长3.8%,销量同比下降3.6%,销量同比降幅继续收窄。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和9.1%,产销量降幅比1-10月分别收窄1.4和0.6个百分点。

从11月产销数据完成情况看,产销量继续回升,已恢复到250万辆左右的较高的水平,尤其是产量同比呈现了正增长,一方面反映企业在连续降低库存水平后,开始回补库存,生产节奏有所恢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对今后的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车市回暖 新能源依旧经历寒冬

但在车市整体有所回暖的情况下,11月新能源汽车则继续呈现下降,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累计产销量同比仅实现微弱增长,全年或呈现负增长。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6%和4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和54.4%。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9.1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3%和5.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1万辆和2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2.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26辆和1337辆,同比分别增长398.6%和375.8%。

同时,近期各车企也陆续发布了11月销量数据。在市场颓势之下,一些车企成绩仍保持了逆市上扬的姿态。

吉利直逼“南北大众” 新能源车成绩同样亮眼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其中自主品牌吉利表现最为亮眼,其11月销量为143,234辆,创吉利汽车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约1%,环比增长约1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135辆,环比增长37%。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连跌5月的境况下,吉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能取得如此增长成绩,实属不易。优秀的业绩也使吉利上升至乘用车厂商11月销量排名第三位,已经直逼在国内堪称“神车”的南北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

根据吉利的公示,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帝豪EV、星越、嘉际和几何A占总销量约66%。显然,吉利的网约车业务为其销量做出了不小贡献。但吉利在各个细分领域均衡的布局发展,也是其成绩优异的原因。

“龙头”比亚迪、北汽双双大跌

从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其1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达10,675辆,同比下滑62.86%;即使燃油车型销量大增43.9%达到30,075辆,但幅度更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使比亚迪单月总销量同比下滑17.92%。在乘联会的榜单中,11月新能源销量前十,比亚迪只剩下10万以下的元EV一款车型苦苦支撑。

另外随着国产Model 3交付日程临近,自主品牌免不了拿来被对比一番。日前国外的一位数据专家Kevin Rooke发布一组有趣数据,特斯拉“廉价”的Model 3为其立下赫赫战功。他对特斯拉和比亚迪的销量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的累计销量目前已经超过比亚迪,截至2019年10月,特斯拉累计已交付807954辆电动汽车,而比亚迪迄今为止则累计交付787150辆电动汽车。

另一个曾经长期盘踞全球新能源汽车单车销量榜首的自主品牌北汽新能源,日子似乎更不好过。

从北汽蓝谷产12月9日晚公布的产销快报来看,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于11月销售7005辆新车,同比下滑62.6%;1-11月,累计销售11.4万辆新车,同比下滑11.2%。要知道年初北汽新能源曾许下的22万辆销量目标,而如今接近年关却只完成了一半。

前瞻性布局 豪华品牌宝马最优秀

除了自主品牌,较早布局新能源车领域的德国巨头宝马,也取得了大幅进步。

11月,宝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17,480辆,同比增长18.4%,其中13,590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宝马5系 PHEV仍旧是宝马人气最高的新能源车型,11月份单月销量为3397辆,同比增长38.1%,根据宝马此前计划,到2021年其在欧洲销售的汽车中有四分之一将实现电动化。宝马预计,届时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另外在动力电池方面,2019年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6.3GWh,同比下降25.9%,环比上升54.3%,年底冲量效果较去年有一定差距。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8GWh和2.5GWh,同比分别下降30.8%和24.0%。磷酸铁锂电池环比增长132.3%,呈大幅上升趋势。

几家欢喜几家忧,虽然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持续影响,但从一些品牌逆市上扬的局面可以看到,市场终究会认可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产品。

退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补贴产生了依赖性,那么终将会随潮水一同褪去。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