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北汽蓝谷披露了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累计15.06万辆,相比2018年的15.8万辆同比下降4.69%。
尽管销量有所下滑,但在2019年新能源车市如此的寒冬下,北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2019成绩单便是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显现。
2019年,北汽新能源摒弃“以销量论英雄·”的传统观点,聚焦高质量的内涵式增长,北汽EU5等中高端车型的热销充分说明了“双向上”战略的正确性,高速质优的发展态势基本定型。
2020年伊始,价格低至30万元以下的model3强势而来,在面对“狼子野心”的特斯拉时,北汽新能源在寒冬“广积粮”,无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2019的寒冬,还都好吗?
2019年下半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体汽车行业下行的波及,步入了寒冬。
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87.2万辆,同比增长20.8%,具体到每个季度,Q1-Q3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93%、30%、-2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由此可以看到,2019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缓冲期结束,国内产销增速出现较大下滑。目前来看,四季度排产虽有略微回暖,但是没有出现往年翘尾的迹象。
2013年来,新能源车企开始获得不同程度的补贴,财政补贴政策的加码,直接导致2014-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发展,更是在6年间完成百倍的增长。但如果没有补贴,这种增长速率能否持续,有待市场的验证。
从市场表现来看,随着2019年补贴的大幅滑坡,新能源汽车市场来到去伪存真的一年,补贴政策带来的高速增长正在逐渐回归理性,市场真实需求开始显现。
前些年疯狂涌入的造车新势力,大概率没有预计到2019年这样的严寒。即便是蔚来、小鹏等一线品牌,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困难,销量不及预期更是成为普遍。
目前综合各权威机构预测,2019年全中国乘用车市场年度销量负增长在7%到10%之间,已连续两年遭遇负增长。根据国信中心的预测以及政策分析,受经济增速换挡,环保从严,供给升级,需求分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处于周期性调整期间,预计还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增长。
显然,中短期补贴持续退坡给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都带来了一定压力,身处其中的北汽新能源也难独善其身。只是能把降幅控制在5%以内,实属不易。一位业内人士便表示,这样的数据,的确是好于行业预期。
“由于产品布局较早,北汽新能源的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着较强的主导优势与地位。”该人士分析,加上EU5等爆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来说,北汽新能源其实是实现了逆市的突围,2019年的销量数据也说明,北汽新能源依然处于龙头地位。
二、不以销量论英雄
在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单上,EU5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不仅是在北汽新能源产品家族中,放到整个新能源汽车10万-20万区间来看,EU5同样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可谓是“C位出道”,并始终独占鳌头。
北汽新能源EU5
回头来看,EU5成为爆款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自去年EU5、EX5、EX3等车型推出,相比早期的EV、EC系列,北汽新能源在产品造型与品质上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销量担当的EU5,外观设计很符合现今的市场主流审美,综合工况续航也在400公里以上,后期甚至推出了续航500公里的EU5R600,并搭载了丰富的智能网联系统,是一款市场销量和口碑反响表现都很不错的新能源轿车。
就是这样一辆“内外兼修”的产品,中高配补贴后价格只有13万左右,性价比非常高,消费者用脚投票便在情理之中。
随着EU5销量增大,规模效应开始显现,这也有助于降低成本,从而带来企业经营质量的提升。
北汽EU5等车型的热销也进一步说明,尽管大环境的确是不好,但如果能顺应当下潮流,就能够抓住投资者的心,同样就可能有逆市的表现。
这样的潮流,便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补贴滑坡下,中低端车型最先冲到冲击,反观EU5这样的中高端车型,在寒冬中则依旧坚挺。
诚如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所言,就如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高度智能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趋势,不可阻挡。
正是看到这种趋势的不可逆,同时这也将是新能源车企唯一的出路——北汽新能源放弃了中低端产品的投入,集中力量放到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布局中。
于是我们看到,北汽新能源主动求变、通过EU5的成功进一步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将生产经营重心转向产品和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不以产品的销量论英雄,并致力于推动产品的规模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
徐和谊则用四个字来形容这种变化:专注向上。
一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遗余力的持续投入,技术进步驱动促使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众所周知,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部件,续航能力是用户首要考虑的一点。为了提升北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水平、减小投入成本,北汽新能源进一步加强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双方联合生产的CTP电池包(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于去年9月26日正式发布。
采用全新CTP技术的无模组电池包,相较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成本较之前降低了20%,能量密度提升了7%(达到161Wh/kg),指标高居行业50kWh级别电量电池系统第一名,目前已经在EU5产品上首次应用。
蔚来李斌在内部信中表示,对新能源汽车而言,要突破当前的困境首先就是要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北汽新能源显然也早早意识到这一点,并持续致力于在电池等核心技术上的不断投入。
有了无模组动力电池包的EU5犹如“猛虎添翼”,其用户体验更好、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更强,在10万-20万价格区间内独领风骚。
二是2019年7月22日,北汽新能源斥资20.51亿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正式宣告启用。
北汽新能源实验中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一个行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日益明显:试验设备的能力和水平相对滞后的瓶颈日渐突出。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功能不齐全,经常需要奔赴全国各地的试验场去进行多项测试,不仅耗费时间(行程耗时+排队等待),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二是部分试验设备能力有限、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了试验的效率和效果。(比如,MCU测试方面,过去极大依赖于电机测试台架,这也是业内的一个普遍难题,测试资源占用时间长,测试效率较低)
试验中心一期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拥有88个实验室,400余台套国际先进的测试设备,全面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关键核心领域。这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发试验中心,为北汽新能源的研发实力再添一枚重磅的砝码。
并且,试验中心二期项目还在建设之中,预计将于2020年二季度完工。短期来看,斥资数十亿巨款打造试验中心肯定会对北汽新能源的利润产生影响,但长远来看,其作用将不可估量。
此外,2019年12月18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投资北汽麦格纳制造合资公司项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2020年底前实现高端新车型首车下线。
也就是说,除了自身实力的提升,北汽新能源也在快速推进与国际车企的合作,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
三、破局新生
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9年迎来寒冬,但这样的阵痛未必不是好事。往往这样的时候更要静下心来,想好未来的路到底怎么走。
所以在2019年,我们看到一个放弃短期利益,将重心放到长远发展的北汽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压力下,北汽新能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技术、科研、产品、生态、创新等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在这个冬天尽可能储存足够的粮食。
2019年,北汽新能源品牌和产品“双向上”已初显成效,所以更有理由相信,当寒冬过去、行业回暖,蓄势已久、更注重经营质量的北汽新能源将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一是北汽新能源这样的传统车企由于转型时间早、动作快,早已完成该有的布局,先发优势已经建立,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北汽新能源也将受益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二是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充电桩逐步普及、保值率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会大幅提升。
三是2019年很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关键年份。就在几天前,特斯拉Model以低于30万的售价强势而来,同时在传统车企纷纷加快推进电动化节奏的背景下,今明两年有望成为电动车型批量上市的时间窗口。
因此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路径可能是,首先是前期由中高端车型带动,Model 3 畅销市场,欧美车企的爆款车型也有望陆续出现,这些爆款车型会培育出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使用习惯,新能源汽车大潮又一次开启。也许在30万这个区间Model3有自己的优势,但在10-20万这个市场更大的价格区间,北汽EU5才是主流,其在2019年的C位出道就已经说明问题,未来也将有可能继续处于引领地位。
对北汽新能源而言,2019年的确是个特殊的年份。在外界的巨变中,以销量论英雄的时代逐渐过去,北汽新能源保持住定力,不再把销量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推动规模增长转向内涵式的增长。
对北汽新能源来说,这是破局,更意味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