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的渗透率】
产业空间与终端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呈高度正相关。
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一项新产品的渗透率轨迹并非线性分布,而是呈现S型曲线特征,即渗透率在越过阈值后会高斜率拉升。统计学视角下,这个阈值一般会落在5%-10%这个区间内。
作为过去二十年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智能手机就完美演绎了这一规律。
以2009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智能手机用了五年的时间将渗透率从3.1%拔到14.4%,而在之后的五年时间里,渗透率快速飙升到近70%。
事实上,新能源车同样服从这一规律。
以目前世界范围内新能源车普及率最高的挪威为例,2013年之前,挪威用了五年的时间将电动车的渗透率提升到5.7%,而在此后的7年,渗透率直线增长到70%以上。
先行者对后来者往往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21年,随着燃油车的全面式微,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开始急速爆发。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213.5万辆,同比大增191.3%。
前十月,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从去年的5.8%飙升到14.3%,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还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环比数据依然维持高位,10月单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高达18.2%。
可以断定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已经从导入期进入爆发期,现实可能会随时超出人们的预期,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
今年7月,何小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做过预测,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渗透率将达到35%,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他便将这一数据提高到了50%。
并非何小鹏主观“善变”,完全是客观现实使然。
现在不妨算一笔账。
2020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1928.8万辆,假设未来销量保持不变,按照50%的渗透率,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64万辆。今年前十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为254万辆,以此为基础进行线性外推,全年销量将在300万辆左右。
粗略估计,从2022年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翻三倍以上。
沈南鹏曾经说过:“成功的前提是要在正确的时间、面对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
之于新能源,如果说现在是正确的时间,那么正确的方向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