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后方显英雄本色
除了众多大佬跨界而来,造车新势力的先行者们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
资金是造车新势力的第一个坎儿。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说过,“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 100 亿太夸张,现在自己跳进来才知道 200 亿都不够花。”
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影响最为直接。就三家头部新势力来看,去年,腾讯就再次斥资1000万美元买入蔚来汽车168万股美国存托股,并以15.1%的股占比稳坐蔚来汽车第二大股东;在小鹏汽车的股权结构图中,我们也看到杭州阿里系的身影;而理想汽车的背后则是王兴和美团的大笔投入。特别是在小鹏和理想奔赴港股上市后,蔚来、零跑、威马等也都露出上市风声,新的IPO热潮或将很快呈现。新入局者能否获得资本支持,将成为生死的第一道关卡。
产品竞争力则是造车新势力另一道生命线所在。以前的“蔚小理”如今已经改姓更名,蔚来汽车2021年销量被小鹏反超,多少暴露出了蔚来发展上的后劲不足。去年12月份,蔚来的月交付量距离哪吒居然只差300台。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蔚来目前在售的ES6、ES8等车型单一且售价偏高,相比小鹏G3i、P5、P7、G9的产品矩阵略显不足。而ET5和ET7的出现,或许就是李斌对症下药的结果。由此来看,靠一款车打天下的理想ONE,在丧失价格阵地优势后还能坚持多久,不免让人担心。
当然,企业内部人才争夺、产能和芯片的欠缺也足以让新势力们“心事重重”。
还有一些特定的环境因素,也会决定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如新能源补贴退坡和取消,新能源将与传统燃油车近身肉搏,不再有政策补贴兜底。虽然高端车型因价格因素影响不大,但对于资金链紧张的中低端车型和新势力车企来说将是重大考验。
再有去年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落地,成为新能源车企拓宽汽车服务生态体系的重要抓手,一向以“用户思维”自居的造车新势力们必将有所行动,这又与强大的车载智联科技储备密不可分,环环相扣。
有人曾说站在风口猪也能被吹上天,但不会飞的猪等风停了还是会摔得很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也是一样,造车不是请客吃饭,那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相关产业方方面面。当下,新能源汽车赛道已全面铺开,在大众、BMW、丰田这样的庞大车企下场后,在埃安、比亚迪、极氪这样有实力背景的“创二代”冲击下,势单力薄的造车新势力和看着资本“眼红”的懵懂的入局者们,谁能笑到最后一切尤为可知。(完)
原文标题 : 2021中国汽车系列盘点之四:造车新势力大分化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