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原材料、芯片的无法急与不能急
另外需要的关注的,是上下游供应与价格、全球化布局相关现状。
近几年的全球格局不断发生变动,2020年发生的芯片荒至今仍未结束,芯片产业经过2年的调整(疫情状态下)仍未恢复至高位水准,在AFS的预测中,2022全球汽车产业预计比2021年有所好转,不过预计仍会发生83万辆左右的产量损失。
且随着俄乌事件的发生,芯片制造必备材料需更多解决方案。另外,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供应,也开始遭到更多挑战,从2021年3月开始,碳酸锂价格从3万余元/吨不断上涨,至今翻了约10倍,价格近35万元/吨。加上补贴进一步退坡,因原材料涨价所引发的新能源车集体涨价开始。
相对来说,零部件、上下游、原材料的供应链条,控制权并不在单一一家或几家企业手中,涉及从开采到提炼,再到设计-制造-验证的全环节,并没有谁能完成对全链条的把控,这从美国/欧洲纷纷落地芯片法案就能看出。不能急,正在于此。2020-2021年,全球电池制造商已开始对锂资源进行争抢,但无益于相关价格的降低或平稳,接下来的出路将在于勘探、新的提取方式(欧洲从河水中提取初创方案)、替代产品(钠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等)等。
至于芯片,又是另一个话题,与暗中进步,寻求中国化替代,规避限制行为等有关。
另外,是出海话题。截止目前,不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中国品牌都进行了大量的新尝试,鉴于中国车企在成本控制能力、智能配置表现、电气化能力、电气化模式等方面有快速进步,眼下的新一轮出海势头很好,但也要注意方式与节奏。
2022年年初,随着2家新势力官宣进军北欧新能源车市场,汽车舆论界一度在集中讨论“中国车出海这么多,北欧消费者够不够用”。随着2022年1-2月欧洲汽车销量逐渐发榜,你我见到的是并未快速成为爆款,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积累与考验。这背后,同时和欧洲用户消费观念、中国车企技术路线有关。
在相关机构的调研中,欧洲车主的几大核心衡量关键词包括:该品牌/车型通过较长时间市场考验、品控稳定、价格的低廉。中国车的智能化优势,在眼前还没有好的体现,因为海外市场的智能场景,和我国差距很大。出门不带现金/银行卡,只带手机完成支付,这种案例是浅层体现。
深层,是智能服务大领域里,多以1-2家寡头存在为主,如地图市场、视频服务市场、语音控制市场、在线音乐市场等。另外,中国新势力从发展初期目标是中国市场站稳再完成出海,也因为此智能网联/驾驶进入欧美需要进行合规、隐私等方面的认证和调整。在海外市场发挥智能能力,要么是自己砸钱助推、要么是国家间合作进行助推,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碰到欧洲严格的互联网隐私红线。
写在最后
虽然挑战很多,竞争压力不小,不过对中国汽车的未来,我们该抱有信心。回顾最新一轮的技术进步,是纯电动车型中国车企拿下了技术高点,包括比亚迪的三电能力、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成本、产能能力,蔚来对换电/固态技术电池,一众中国车企对快充/混动/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的探索,共同造就了从2014年至今,手握优势的局面。
接下来的市场争斗还会很激烈,稳中求进这条主线里,冲太猛的企业该收收,还没冲起来的企业,则要加加速。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两会的汽车主线是“稳中求进”,这些车企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