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造车新势力追逐赛
相较于锚定下沉市场的比亚迪,部分造车新势力却寄希望于一二线市场的高售价,为公司带来高毛利。
以蔚来2021年财报来看,公司全年营收361.36亿元,但是归母净利润亏损105.72亿元,税后利润亏损40.17亿元;小鹏汽车营收209.8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8.63亿元,税后利润亏损48.63亿元。业绩水平最好的是理想汽车,2021年营收270.10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亏损了3.21亿元,税后利润亏损3.21亿元。
而上述三家公司,已经是造车新势力中营收水平最好的,后来者显然无法抗住如此大额的亏损,但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021年新能源相关企业新增注册企业近31.5万家,同比增加86.9%,累计已经有128.3万余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无论国内以及海外新能源车汽车增量有多大,现有新能源车制造企业产能能否养活这么多相关企业,仍旧需要打一个硕大的问号。
这种背景下,能活下来的新能源车企,恐怕就是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或者是蔚来、理想、小鹏这种前期已经积累一定忠实客户,并且具有一定市场口碑的头部车企。若以2022年一季度销量来看,小鹏虽然交付量最高,但是增速最快的却是广汽埃安。
增速最快的埃安,旗下AION Y交付已经登顶细分市场。2022年一季度,广汽埃安销量分别为16,031、8,526、20,317辆,同比增长117%、166%、189%,连续3个月位居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第一名,并成为月销量首先突破2万辆的新势力车企。
分车型看,AION Y表现出色,虽然目前存在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条件,但是该车型单月订单持续破万,并在3月实现交付9,501台,环比增长218%,在国内纯电SUV(不含A00级)车型中销量领先。
从市场定位来看,广汽埃安同样卡位15-25万元级市场。广汽埃安的在售车型包括AION S、AION Y、AION V和AION LX,除AION LX外,其余主力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均不超过25万元。这点与比亚迪出奇的相似,另一个相似点,是广汽埃安同样针对新能源车电池进行痛点攻关。
公司首先推出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相继通过针刺热失控实验,佐证其极高的安全性。续航方面,搭载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的 AION LX实测综合续航里程高达 904km,领先其他车企率先取得续航里程的重要突破。
充电方面,广汽埃安历经 7 年研发正式对外发布能够实现“充电 5分钟,续航 200公里”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充电功率最高可达 480KW 的 A480超充桩,并同时公布构建超充网络的计划。目前,首款搭载超倍速电池技术的车型 AION V Plus可支持 6C和 3C 两种充电速度。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截图
至于广汽埃安此举是否成功,最简单的指标就是交付量,从交付量增速来看,广汽埃安已经充分证明运营战略的成功性。
实际上,广汽埃安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也不是对比亚迪发展路线的简单模仿,而是在行业风口下,顺势而为。
从销售数据来看,2021年,A00级纯电动车销量占比约30.1%,B级纯电动车销量占比约20.6%,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哑铃形”的销量结构。公司锚定15-25万元级市场,恰好贴合了现行销量结构趋势。
从用户角度来看,形成这种格局主要是因为伴随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能源车认可度不断提升,25万元以下车型市场容错率较高,消费者可以接受在这个价位中购入满意度较低的车型。
而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程度提高,和主流大众定位的新能源车型产品力增强,未来A0级和A级新能源车销量将逐渐提高,新能源车市场将加速向成熟燃油车的“纺锤形”市场优化。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