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到下贯通的发展势头
当然,之所以这次混动的发展再度“燎原”,最重要的还是自主品牌“双电机DHT混动系统”技术的大爆发。这里面,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支持。
从十三五开始的“双电机同桥耦合DHT混动系统”项目,让我们见识到了自主研发的突破所在。这是“市场换技术”换不来的,自力更生的成果也证明了,新能源并不是只有纯电动一条路线。
2020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里面指出,到2025/2030/2035年混合动力占比分别达到40%/45%/50%,2025/2030/2035年油耗目标为每百公里5.6L/4.8L/4.0L。而且,这里面48V轻混技术难以达到,需要使用HEV强混技术。
随后,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外界讲解了《路线图2.0》,表示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HEV+PHEV)应该并举发展,到2035年混合动力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各占一半,用“全面电驱动计划”代替“禁燃时间表”更符合实际情况。
顶层设计是基于“双碳+双积分”政策的推动,而“政策+市场需求”也助推了混动车型占比提升。显而易见,自主车企加快了用混动车型替换传统燃油车型的速度。并且,随着油价的飙升,消费者也需要性价比高的混动产品来协助降低使用成本。
所以,混动进程在2022年明显加快。那么,在纯电动当道的情况下,混动的发展势头如何呢?
我们看看乘联会3月的报表就知道,PHEV这波势头相当强悍。第一季度,PHEV车型的累计销量增幅达到211.2%,在新能源各类车型中都是最突出的。
截止目前,虽然BEV车型销量还占据着新能源车型70%的份额,但是这个份额将不断下降。而且3月份网上一份疑似比亚迪内部会议纪要透露的接近40万辆左右未交付订单,以及DM-i和BEV车型订单3:1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在2021年还是0.85:1,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所以,总体来看,插混车型正在成长为主流车型,这正符合前面所讲的发展趋势。
而目前的市场,也显示出“纯电动发力两端市场,插混加速燃油车替代。”虽说这是华西证券给出的判断,但是市场和车企确实是这么演化着的,背后有其规律。(本文的主题,是讨论混动的问题,纯电动在此略过。)
就像汪云青老师说的,“市场最终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对于普通家庭,插混是比纯电更好的方案。”因为10~20万元区间,是这个纺锤形市场消费群体的主力所在,在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包括补贴退坡、去年以来原材料大幅涨价导致的提价等等,这个主力群体对于纯电动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太高。
图|2021年终端插混车型上险数据
我们再根据交强险数据就知道,2021年PHEV车型销量超过43万辆,其中比亚迪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以理想ONE、岚图Free、赛力斯SF5等为代表的增程式(也归入PHEV)大约为10万辆,这构成了PHEV消费的主体格局。而今年仅一季度,插混车型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3.5万辆。
2022年,比亚迪提出了120万辆的销售目标,其中PHEV与纯电各占一半。那么,参照其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以及PHEV一季度200%以上的增速,2022年PHEV市场100多万辆的规模是没有问题的。
之前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预测过,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能达到35%,按照业内的估计销量达到500~600万辆,这里面PHEV占到20%以上不是难事。基于目前自主品牌的技术突破,以及成本问题的解决,加上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这次的双电机DHT混动系统车型的放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