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者各有所谋,破局难
无论是与芯片厂商合作还是自主造芯,亦或者是选择何种路径,当下车企的第一要义是最快拿到更多芯片。
如开篇所言,车企造芯最直接的原因是芯片产能“卡脖子”,不得不另谋生路。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17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49.8万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从7.09万辆增加到9.2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6.1%。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而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海外供应链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从做大做强中国汽车工业来看,芯片自主化更具战略意义。
较为现实的是,部分车企造芯或许也在资本层面有所考量——在看不到结束信号的“缺芯潮”里,车企造芯可以打开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特斯拉等新势力宣布造芯片后,资本市场给了简单直接的回应:一年之内股价上涨3-4倍。毅达资本相关投资人向记者直言,“如果车企有造芯规划,我们会多看一眼”。
长远来看,主机厂也试图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供应关系:和芯片供应商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掌握更多话语权。
麦肯锡合伙人Ondrej Burkacky曾发表这样的观点,此前的供货方式导致了透明度的缺乏,但当下由于缺芯持续的时间比预期长,车企正在不断优化生产策略。对参与造芯的企业而言,他们能够与芯片商建立更具协作性的关系,从而满足长期持续的供应需求。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合作方式的调整也增强了主机厂的话语权。
就车企造芯的优势,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也给出自己的思考:主机厂能够从场景出发,根据自己需求量身定做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差异化芯片产品,来支撑智能汽车差异化的功能。
综上,造芯对很多车企而言,既是迫不得已,也是命运使然。但同时,另一不可避免的问题也跃然纸上,国内车企造芯,是否真能破局?
此次受访的业内人士几乎一致认为,车规芯片是一个高投入、高壁垒的行业,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长期投入,车企自研这条路并不如想象得好走。
从商业逻辑来讲,芯片本身的商业模式是走量的,且前期研发投入成本高。最终,芯片商以芯片的出货量去平摊成本,即出货量越大,平摊到的芯片成本越低。因此,对单个车企而言,如果出货量有限,平摊下来很容易造成定制芯片成本偏高的局面。“早期,如果生产的芯片是以差异化功能为主,那么主机厂有一定的优势,对成本也不那么敏感;但是后期进入到对成本比较敏感的产品阶段,这对车企而言会是一个挑战。”杨宇欣如是分析。
就技术层面来看,主机厂从零开始组建团队、磨合,最终造出来的芯片是否能点亮,这是另一个现实的考验。据了解,在车规芯片行业里,流片3~4次都不点亮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芯片需要提前设计定义,大约需要2~3年才能生产出来,如何保证芯片出厂后仍能跟上主流市场的需求,这在其中一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也是一个挑战。
从人才这个维度来探讨,芯驰科技副总裁徐超也发表过观点:在全球范围内,有成功设计并量产汽车芯片的人才不多,要保证生产的芯片做到高安全、高可靠,同时具有较好的性能,需要在行业里有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经验。
因为造芯这条路并不好走,也有芯片厂商从发展的角度给出建议:未来,汽车主机厂自研芯片可以选择与中立的芯片公司合作。在其看来,这种方式在汽车芯片领域不是新模式,也是主机厂自研芯片的一种选择,而且是更好的选择。
双方深入合作,基于车规芯片企业成熟的架构平台,对车企特殊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比如5%-15%的创新功能。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车企差异化的需求,而且与有经验的团队在成熟量产的基础芯片架构上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
但是现在尚且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很难讲哪一条具体的路径更适合行业发展。
总之,必然也好,无奈也罢,造芯可能会给车企带来新思路。主机厂相继涌入芯片制造领域,未来充满变数,不排除将有一两家或两三家异军突起,胜出者将有胜出的理由。无论是牵手芯片商,还是自主造芯,汽车制造商唯有发挥自身优势,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探索破局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原文标题 : 车企造芯,是入局还是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