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到手来选车!极狐阿尔法车型诚意推荐,不虚标才是真实力

粤讯 中字

随着5月26日北京新能源指标正式发放,许多无车刚需用户拿到了等待许久的“绿牌”,开启了“购车模式”。事实上,对于纯电汽车的选择,续航仍然是大家最看重的一部分。但是面对各厂商动辄500km以上的续航,消费者也会捉摸不透,为何网络上还有如此多吐槽电动车续航能力的言论呢?其实,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会随着不同的驾驶环境变化而改变,尤其是寒冷天气会使电池活力下降,导致充电、放电效率降低,出现“续航缩水”的情况。

但是基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并完善能源服务,续航问题还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解决的。比如极狐汽车,基于领先的三电自主研发技术,在打造新能源产品“真续航”方面有深厚造诣,再加上便捷的充电服务,为解决消费者续航焦虑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案。

image.png

领先技术打造 “真续航”,极狐双车一骑绝尘

说到电动车的“三电技术”,其实和燃油车的“三大件”一样,只不过电动车靠的是以电池为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而燃油车靠的则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车型类别区别很大,驾驶上的体感也大有不同。

无论是极狐阿尔法T,还是极狐阿尔法S,在电池方面所搭载的都是194Wh/kg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包,这一数据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60Wh/kg。电池密度高所带来的好处就是节约重量、增加续航。比如同样是93.6kWh的带电量,极狐汽车的电池包可以节约100kg的重量,体现在续航里程方面则可以增加约30公里的续航。这也是前者作为纯电SUV续航达到653km,后者超过708km均不输于燃油车的根本原因。

image.png

冬天的低温环境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是一场大考。相信许多用户过年期间走亲访友,开着新能源汽车都会感到焦虑,需要时刻注意电量,去哪都要提前搜寻周边充电桩等设施。面对这种情况,极狐汽车更加游刃有余。要知道,凭借智能恒温保护功能,极狐汽车的电池即便是在-7℃的低温环境下,电量保持率也依然能达到常温时的92%,即使温度低至-20℃,电量保持率仍大于85%,这样的数值代表冬季出行里程能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极狐阿尔法车型的电池系统做到了50万公里衰减率小于10%。对于一般的家庭用户来说,每年开车跑2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就已经是算多了,而50万公里相当于一般家庭25年用车生命周期的行驶里程。因此,有这么长的试验公里数做参考,日后用车也完全不必担心电池大幅衰减的问题。

image.png

在体现动力性能的电机方面,极狐双车采用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总功率为160千瓦,总扭矩为360牛米。通过对电磁设计、传动方案、润滑仿真、耦合集成进行了多轮迭代优化,这套动力总成最高效率做到了93.5%,在同样电量情况下,极狐汽车的续航里程就可以提升3%。此外,极狐汽车的电控系统也亮点多多,比如在One-Pedal单踏板模式下,用户可通过油门踏板轻松切换加速、匀速与制动三种模式,让电池能量消耗维持在较低水平。

让充电一键到位,解决用户纯电出行焦虑

除了产品本身,新能源汽车用户购车时也会考虑品牌的充电服务能否跟得上。对此,极狐汽车发力便捷充电服务,快速完善其能源服务网络。目前,极狐汽车已建成由5座极狐专属超充站、2座目的地站、14台移动超充服务车、覆盖40座城市的1289座认证充电站组成的补能网络。日臻完善的能源服务体系,将更好解决公共充电桩区域覆盖率低、跨城际旅行充电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问题。

在补能网络的基础上,极狐汽车推出了即插即充服务,大幅提升用户的充电效率。简单来说,“即插即充”服务可为用户带来“一键充电,无感支付”的体验。当你有充电需求时,只需要提前通过极狐App的“即插即充”选项绑定车型就可以开通此项功能。

而开通“即插即充”服务后,随便到达全国任何一个国家电网公共直流充电桩,都可以直接插枪充电,待全部充电完成后,只需要用手机完成支付。此举可直接免除扫二维码等一系列繁琐操作流程。通过这个功能,充电也比之前更方便了,遇到暴雨天气不用被淋湿,遇到艳阳天也不用担心被晒伤,充电的时候只要轻轻点击屏幕就能识别解锁,操作起来就跟刷脸支付一样方便。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充电桩配合快充模式“食用”,效果更佳。极狐汽车的电池充放电效率高达97%。也就是说,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仅需25-35分钟即可充满80%电量,午后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轻轻松松蓄能300km以上。

当下续航里程的竞争已经相当“内卷”,但是面对消费者,账面数据固然重要,但更要实现“真续航”,极狐汽车在这一点上显然走在了前列,无愧“世界级好车”的美誉。而在续航无忧和充电无忧的双重加持下,极狐汽车无疑是消费者最值得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在此提醒一下,现在选购极狐汽车的用户,将有机会享受金融礼遇、增换购补贴、积分大礼、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福利多多,不容错过!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