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日系车:拿时间当赌注,以时间冲抵危机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世界是公平的,总会为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徐进凯

编辑丨朱锦斌

是昂首信眉直面转型的滔天巨浪,还是跟着时代变局的节奏而随波逐流?当汽车百年的发展史,一朝被“能源革命”击得粉碎,这个摆在所有汽车厂商面前的难题,想必也在涤荡着每一个在局者的内心。

短短几年内,经由北美大陆拐至中国,太多人用“电动化”一词改写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节奏。

从埃隆·马斯克,到李斌、何小鹏等人的后继操作中,我们不仅未能等来汽车制造业回归传统的那一天,反之,由他们引发的行业地震,一边,迫使那些企图与之抱团的新人配合着演出,另一边,也倒逼着全球既有车企加入这场游戏。

2021年3月15日,继公布了ACCELERATE战略,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再次用一场时长2小时的Power Day发布会,向外界展示了公司电动化转型的总体规划。

那时,太多相似的举动蔓延至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同属第一阵营的日系车企,能说什么?又在做什么?

丰田章男虽愤慨地说到,“电动车被过度炒作了,如果汽车行业仓促转向电动化,眼下的商业模式会彻底崩溃”,最后换来的却是,年末,自己成为电动车带货主播向世界一表决心。

本田、日产之流,在i-MMD、e-POWER已成气候的情况下,又何尝不是加速向“电动化”投怀送抱?或携手通用、索尼等技术派共耕未来,或怀揣着自己的“2030愿景”,咬牙下场。

时代赋能了电动车引领时代的使命,“顺势而为”似乎也成了日系车企唯一能做的。而从世界舞台,落定到中国,看着此地渐渐被所有人视为转型成败与否的桥头堡,2022年俨然成了自我救赎的拐点。

以时间冲抵危机

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系车企的高傲和自信的确总是毫不掩饰的。征战中国车市20年而日渐丰满的品牌精神,在车市进入分化阶段后,能带来的口碑效应,几乎无人能及。

在他们的围剿下,南北大众在产销400万辆的关口止步不前,美系、法系的处境亦在自己对市场落下的一次次错误下,久久不能回归正常。就连时常被看作日系平替品的韩国车,都无可避免地陷入了销量困境。

市场的一片哀嚎中,日系车活成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即便是在中国车企疯狂借道超车的态势下,丰田、本田近年来于华的产销量,都不降反升。旗下合资公司个个奔着年销百万辆的目标而去。

但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和全面踏入EV时代的欧洲一样,中国对待新能能源车的态度,早早在政策、法规的循循善诱下,不再带有有色眼镜。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新的顶峰,至333.41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亦从2017年的2.4%快速增长至16.0%。并于2022快速向着25%推进。其中,全年销量为273.4万辆的纯电动车,在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占比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82%。

可见,电动化高速推进,几乎在摧古拉朽般,更改着中国车市的生存密码。

很多人都会认为,日系车太过留恋于过去的辉煌,能否跟上电动化的转型步伐,并不重要。消费者长时间的热捧,让它们习惯性地躺在功劳簿上思考。本田VE-1/M-NV,丰田C-HR EV/奕泽EV等既有车型的出现,是诚意不够的表达,是不顾市场发展节奏的任性使然。

更有甚者,像马自达那样,拿出CX30 EV糊弄了事。

但行至当下,事实真是如此吗?

电动化愈发汹涌地来袭,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企,集体拒签了核心主旨落在“2040年逐步淘汰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上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可仅仅数月后,它们却在中国个个高喊着口号。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全面进军电动车市场。

4月26日,东风本田e:NS1上市了。“重塑EV驾趣”的价值观,成了本田用来推广Honda e:N纯电品牌的导向;两天后,丰田e-TNGA纯电架构下的首款新车bZ4X,在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两个渠道,也正式开启预售;进而,回炉重造后的日产Ariya同样跃跃欲试……

“嘴上说着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此时,用来形容日系车再合适不过。

直到这一刻,单纯地从产品角度去看,这些全新纯电车型,在同类型的中国品牌电动车面前,的确优势并不明显。从三电系统、智能化配置,乃至驾驶辅助系统的领先性,皆是如此。

然而,我们可以认为,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气,是日系车企此前面对电动化的激变,显露出的一面。那眼下,当日系车愿意在中国市场如此用力地推广各自的纯电产品,有些看法是不是也意味着,可以有所转变?

毕竟和大多数还在持观望态度的传统合资品牌相比,日系车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可轻易被抹杀的。

“混动”让它们在燃油时代进入尾声后,躺赢了那么多年,当产业即将彻底转型,“混动”不再是一个能完美拆招的技术路线时,它们似乎很清楚,重启赛道,及时抢夺先机,是显得何其关键。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