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度挖了一个坑,小米你跳不跳?

C次元
关注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风口转瞬即逝,快节奏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很难去等待一个后来者。

“不喜欢做摄影的CEO,不是一个好汽车博主。”

不久前,华为与莱卡解除合作,小米顺利接棒,一跃成为莱卡的新合作伙伴。

虽然合作领域还是局限在手机领域,但有意思的一点在于,雷军自己对于摄影作出了表态:“打算拍车!这样就可以在做摄影博主的同时,顺便把汽车博主的活儿也干了。”

其实,有心人也不难发现,如今雷军的微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汽车的元素,包括车的故事、车的电影,以及酷炫的跑车……

作为一位摄影外行人,感觉雷军拍得确实挺好;但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观察者,更希望的还是雷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造车之中。

已经有太多人在期待,小米能够打破常规,造出一款“别开生面”的车来。

只不过放眼看去,与小米汽车同期的华为、集度已经陆续开始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如:问界M5的销量,5月份就突破了5000台的大关;集度首款概念车ROBO-01,也已经在前几天闪亮登场,开始初露锋芒。

那么,静悄悄的小米汽车在做什么?“造车进展超预期”指的又是什么?

零星的坊间消息中,可以看到一些小米汽车的近况:其一,北京工厂紧张施工中,上海建工厂是乌龙;其二,今年Q3季度工程样车会亮相,2024年量产;其三,公开了不少专利信息,包括自动驾驶、自动超车等。

或许,关于造车一事,小米有着自己的节奏。

但面对转瞬即逝的风口,特斯拉、蔚小理站定先发优势,哪吒、威马、零跑等二线造车新势力奋勇争先,慢吞吞的小米汽车,凭什么让整个时代等待一个后来者?

01造车,请尽量避坑

慢一步并非全是坏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小米汽车虽然慢了一步,但是多出了几个能够摸着过河的石头,也会吸取经验教训,提前避开前面的大坑。

平心而论,现在的汽车市场充斥着浮躁风气,动不动吊打这个那个,真实能力如何呢?

首先,用互联网的做事方法,大概率上解决不了汽车行业的实质性问题。

华为的智慧是“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但余大嘴的搞事能力如此强悍,百万豪车、超百万豪车的体验张嘴就来,也难怪何小鹏坐在下面忍不住想“扔鞋”。

夸张的宣传方式,除了黑红之外,还弱化了广大消费者对于汽车边界的认知。很难说这样的后果是好是坏,但有了理想“500万内最好SUV”的宣传,类似的夸夸其谈,想必会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会变得更多起来。

所以,这些“虚火”的背后,汽车自身产品力问题真的解决了吗?又或者说,消费者只是车企用来实验汽车功能的“小白鼠”?

随着时间的积累,如果对于“浮夸宣传”趋之若鹜者甚众,那么很有可能出现2个甚至更多的问题:

第一,虚假宣传的锅谁背?听闻理想软硬件OTA的事情,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第二,市场混乱,一水的公关文洗地,谈什么弯道超车、支撑中国制造业?

车企的刻意引导下,消费者很难保持清醒。例如,面对被夸大了的自动驾驶能力,认知不足的消费者,很难做出判断,然后得到的不是生活交通便利,而是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又比如OTA技术,其实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入侵汽车行业的标志性产物,不否认这种隔空软件升级的方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削减了成本。

但另一方面,既然有车规硬件的概念存在,车企却动不动就进行OTA解决隐患,那岂不是还需要一个车规软件的标准,以保证OTA之后,软件依旧能与硬件适配,而不是出现更多的bug?

其次,关于未成熟的元宇宙技术,不要硬加。

集度的车也许是款好车,但用酷似“动画片”的元宇宙作为宣传主阵地,减分太多。

按道理来,作为集度的首次新车亮相,一锤定音的效果尤为重要。至少也要把实车亮出来瞅瞅,而不是用所谓的元宇宙技术,渲染出一个汽车模型。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作为同样携带“搞事”基因的小米,请尽量避开虚有其表的噱头,将消费者看得到、摸得着、用着舒服的功能做好,踏实落地。

噱头当然要有,但用力过猛所带来的长尾问题,更难解决。

不久前,罗永浩宣布退网,重新投入到创业之中。

而在他的自述中,造车是其唯二的选择之一,只不过他还是退却了,并表示“这三年,除了造车新势力那 3 家,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综合估算了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

相同的道理,放在小米身上同样适用。

面对已经迫在眉睫的市场形势,虽然慢了一步的小米,可以进一步吸取前人的教训完善自身。但现在重要的是,小米汽车也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消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