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大规模召回: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谈擎说AI
关注

一个立体的电动化现代:A面透明,B面澎湃

关于电动化一战,去年北汽年报里,北京现代“重点上市名图”、“确保未来竞争力”、“提升品牌科技智能形象”等字眼可谓铿锵有力,但到了实操环节,肉眼可见的是北京现代这些战略想要施展,是有多么乏力。

不仅是电动化产品销量扑街的窘境藏不住,从北京现代的官网,我们其实也能窥见其关于电动化的“口直体嫌”。

毕竟直到今天,打开其官网,铺面而来的还是ix35、途胜L、伊兰特老三样,“购置税全免,再补三年油费”,似乎也是仍在竭力挽回不断流失的燃油车消费者,而非更尽力地去投身电动化。

北京现代大规模召回: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难发现,面对电动化一战,现代能够在国内市场如此躺平,实在有些反常。

但如果更进一步来看的话,现代的电动化战略在华漫不经心,其实并不意味着其在全球市场吃不开,今天现代在欧美电动汽车市场,其实同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2021年,现代和起亚品牌仅在欧洲市场就卖出共计约10万辆电动车,这份成绩也使得现代汽车集团2021年的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位居全球第六。

虽然在国内完全是透明般的存在,但如果看宏观销量的话,其单是电动车销量,也实为今天C位顶流的蔚小理们无法比肩的。

谈擎说AI认为,现代的电动化战略之所以能够在欧美市场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重视程度更高,且吃到了欧美市场变革里相对轻松的苟且红利。

具体来看,首先就是市场,现代汽车集团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其实现了全球共计391万的销量,其中韩国市场贡献了近73万销量,美国和西欧市场则共计贡献了约130万销量,对比之下,中国市场不到40万的年销量,实在不是那么足以激动人心。

也因此,中国市场虽然不容小觑,但对于现代而言,面对迫切转型的电动化一战,今天优先把资源倾斜在了占比更大的欧美市场上,也算得上事出有因了。

更重要的是,行业竞争环境之间的差异,也使得现代在欧美市场谋求变革时,压力会相对小上不少。

毕竟关于汽车电动化一战,今天国内的竞争多少是有一些卷,特斯拉、新势力、自主品牌、传统品牌,除此之外,集度、小米,甚至恒大这样的跨界造车玩家,可谓百花齐放,各类细分市场早已密不透风。

作为本就没有优势的传统车企,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攻城略地,今天的难度可想而知。

反观欧美电动汽车市场,当前普遍的局面仍是相对单纯的传统车企竞相围剿特斯拉,即使是竞争稍许澎湃些的美国,当前Rivian、Lucid等新势力品牌攻占市场都还处在濒死线挣扎的萌芽期。

也因此,只要与特斯拉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那么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跟其他传统车企在同维度竞争,从而享受到苟且红利。

我们今天从现代在欧美市场最主打且热销的电动SUV,IONIQ以及KONA也能看出,现代的电动化扩张战略,同燃油车早期有很大的相似性。

本质上,价格几乎均只有特斯拉Model Y一半的两款纯电动车,仍旧在走低价经济的差异化路线,最大的不同,也仅仅是对手从曾经的福特、大众,变成了今天的特斯拉。

这就可以很好地使现代基于一直以来的品牌调性,迅速触摸到特斯拉未切入的纯电空白细分市场,从而快速得到短期内的苟且红利。

到了这里,也就难怪中国消费者们不买现代电动车的账了,相较于多少卖了膀子力气的IONIQ,扪心自问,北京现代在国内一水儿的“油转电”这波操作,是否的确有些糊弄了?

北京现代大规模召回: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何况,中国市场消费者不是冤大头,今天得益于百花齐放的行业竞争,我国消费者在购买电车时,选择往往会较欧美更复杂多样,就算拿IONIQ来也可能会扑街,这就更不用提拿油改电来“糊弄”中国消费者。

存在感几乎为零的销量,自然就是对其一波操作最真实的反馈。

不过面对在中国市场稳定倒车,越来越“危”的状况,现代这手弃车保帅,真的会是一步妙棋吗?

隔岸观火的现代,与身在火中的崔东祐

基于前文分析,我们从今天宏观的全球市场差异可以看出,现代优先欧美市场的电动化战略中,客观存在合理性,但谈擎说AI认为,面对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汹涌的试验场,今天真正需要的姿态应该是参与进来,而不是避之不谈,甚至躺平式地“特供”以谋求随后卷土重来。

就像大众寄予厚望的ID家族,虽然今天在中国市场看起来似乎有些笨拙,销量成绩也很难称之理想,但绝大多数新产品都不是从诞生开始就可以成为爆款。

在仍旧浓厚的内燃机时代包袱与相对笨拙的电动化、智能化认知下,我们可以说ID系列今天仍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决不能说这已经是一批注定要被淘汰的产品。

再或者今天激烈厮杀的新势力品牌,早期很多人不理解造出了S01的零跑存在之意义何在,但其掉头继续尝试,今天可谓是已经成功上岸,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其遇挫后即躺平,远离这一残酷的战场,今天来看,将会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

毕竟,在这一系列遇挫、调整、有所成就之后所感悟到的心路历程,是隔岸观火永远无法获取的。

谈擎说AI认为,传统车企面对电动化,迟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躺平大概率是下策。

对于现代汽车而言,今天越是出现危机,越是应该拿出诚意来化解危机的时候,而非等到与消费者相忘于江湖后,再卷土重来,届时的挽救难度很可能会更大。

更何况,中国市场今天已然是一块很好的电动汽车实验田,抓住中国市场的竞争机遇,对于现代的电动化一战而言,同样会是一个很好的磨练机会。

可惜遗憾的是,尽管在北京汽车2021年报里,就表明了北京现代要布局规划已在欧美市场有所斩获的IONIQ系列产品,但至于其究竟何时才会引进国内?是走进口还是本土化?今天仍不得而知。

这对于北京现代而言,无疑是今天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隐忧。

还有值得一提的一件事,今年3月18日,北汽投和现代汽车同意分别向北京现代增资4.7亿美元,双方仍旧保持50:50的持股比例,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在此轮双方增持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也已经增加到了29.79亿美元。

北京现代大规模召回: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似乎意味着北汽与现代当前仍没有一方打算就北京现代宣告躺平,而是谋求进一步地共同追击。

但毫无疑问,今天对于曾经的韩系车王——北京现代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了。

“内耗”多年的燃油车老本,兜兜转转几年,仍近乎处在原点的新能源未来,对于崔东祐这位北京现代的主心骨而言,未来的新战场里,无疑会是接踵而至的硬仗。

至于这一场场硬仗崔东祐能否打好?今天仍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如果在变革面前,仍旧同往常一样向市场丢出一枚枚哑炮,那么在今年五月市占率已经低至1%的韩系车丧钟,也许很快就会在国内市场敲响。

       原文标题 : 北京现代大规模召回: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