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度造车进展全面解读:集度亮剑,百度突围

赛博汽车
关注

集度造车进展全面解读。

作者 | 肖莹

6月8日,集度进行了一场炫酷的线上发布会。首款概念车ROBO-01正式发布,集度将其称为汽车机器人,体现其高度的智能化能力。

从这次发布的信息来看,主要展示了这款车极强的设计感,以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亮点,对于动力配置的介绍则较少。

3D无界一体式大屏、完全取消物理按键、0重力座椅、AI像素灯、可收缩的U型方向盘、可升降的双激光雷达、主动升降尾翼,以及可升降卫星扬声器等,这些设计都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期待值拉满。

与此同时,这款车在智能化硬件上,也属于绝对的高配,搭载了高通第四代智能座舱芯片8295芯片,以及两颗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Orin X,算力可以达到512TOPS。

在感知套件上,这款车配备了31个车外传感器,包含2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2个摄像头。

集度表示,这款车采用了 “视觉+双激光雷达”两套自动驾驶系统,两套系统之间既保持独立运行,也能相互备份、相互协同,最大程度保障驾驶安全。

在软实力方面,这款车搭载了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化架构JET(JIDU Evolving Technology),融合了电子电气架构EEA和SOA操作系统,可实现智驾域、智舱域、整车域、运动域的全域融通。

集度计划于2022年秋季正式推出其首款量产车型的限定版,量产车型拥有与ROBO-01概念车90%的相似度。此外,集度还将于今年的广州车展,发布其第二款量产车型的设计。

对于量产车的售价,这次发布会没有提及,但在百度2022年一季度的财报会议上,百度CEO李彦宏曾表示,量产车的目标市场为家庭用车,产品定价在20万元左右。

借着这次概念车亮相的机会,我们也系统梳理了集度造车的关键时间线,以及百度在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方向的技术储备。

01集度造车关键时间线

成立1年3个月,集度汽车迎来了自己的Big Day。

团队从最初的3、4个人,已经成长为拥有超过1000人的中型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也已经基本完善。

在这15个月里,集度几乎平均1-2个月会向外界更新一次自己的造车进度。

梳理信息来看,2021年1月,百度正式宣布造车,并与吉利组建一家合资智能汽车公司。

3月2日,集度汽车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法人为夏一平。穿透股权结构,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

2021年6月,集度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场发布会,当时,团队规模已经有100人左右,并宣布已经敲定了首款车外观和内饰的设计选型,进入3D建模研发阶段。

8月30日,集度第一款产品完成了全尺寸油泥模型风洞实验,这意味着集度车型比例设计方案已经确定,正进行工程开发和设计优化。

2021年12月底,集度就推出了软件集成模拟样车SIMUCar(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展示了集度独特的“汽车机器人开发流程”。

集度开创性地将汽车机器人的大脑开发、神经开发、躯干打造等研发环节进行全解耦(拆分),并通过SIMUCar模拟真实的整车运行环境,以此实现软硬件独立、并行的多线程高效开发。

这一创新一改过去三电及底盘系统先行、智能化软件研发后置的瀑布式单线程传统开发模式,在汽车研发领域极具颠覆意义,好处是能够大幅缩短智能汽车的研发周期。

2022年1月,集度汽车宣布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此前,集度就获得了由两家提供的3亿美元启动资金。

2022年4月,集度正式发布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车头部位的设计细节,集度首创的车前盖、前向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首次曝光。

与此同时,集度SIMUCar已迭代升级为2.0版本,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加入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与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JET1.0(电子电气架构+SOA)实现融合。

SIMUCar1.0更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软件架构和相关基础功能逻辑的开发,并与底盘适配。

SIMUCar2.0的底层架构已升级为高阶自动驾驶架构JET。此时,相关的域控制器和传感器,已逐渐达到量产状态,一些基础的自动驾驶能力,包括ADAS功能、自动泊车、智能交互等,都会逐渐达到量产状态。

2022年5月,集度汽车表示已经启动车身模具铸造,正式迈向了整车量产制造准备阶段。

2022年6月,集度正式发布首款概念车ROBO-01。

02毕其功于一役

集度的品牌意义是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那么百度为集度储备了哪些技术呢?百度又为什么要打造一个独立的造车公司呢?

早在2013年,百度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2017年雄心勃勃地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随着业务线的不断深入和调整,目前,百度Apollo已经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三大领域有着深入的布局。

在自动驾驶方向,百度已经实现了多场景布局,包括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无人公交、无人小巴等。

其中,Robotaxi赛道最具商业价值,也是百度布局的主战场。通过近9年时间的布局,百度在国内玩家中走在了前面,车辆测试运营规模和布局城市均超过了其他玩家。

2021年8月,百度推出自动驾驶打车平台——萝卜快跑,目前,萝卜快跑已经获得超过420张载人测试牌照,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长沙、沧州、阳泉、乌镇进行商业化探索。

虽然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在国内市场处于排头兵位置,但受限于技术发展的瓶颈,自动驾驶距离真正的商业回报期还有较远的距离。

因此,面向量产车的智能化赋能,才是百度现阶段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事情。这也是百度Apollo计划推出的主要原因,所谓“勇攀珠峰,沿途下蛋”,就是希望在突破高阶自动驾驶的同时,能够将一些技术拆解落地,赋能车企智能化转型。

2019年6月,百度Apollo发布L4级自动驾驶纯视觉城市道路闭环解决方案——百度Apollo Lite。

基于Apollo Lite,百度Apollo在同年12月举办的百度在Apollo生态大会上,发布了两款面向量产车的产品ANP(百度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和AVP(自主泊车系统)。

但在与车企合作的道路上,现实并不如百度预期的那么顺利,落地速度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一方面,面向量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百度的竞争对手可不少,除了博世、大陆等传统供应商巨头,还有华为这样技术实力强劲的科技公司,以及一种自动驾驶创新创业公司。

另一方面,百度从L4降维服务L2量产车,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对于科技公司来讲,标准化、规模化的工程能力是一道坎。

而在另一个汽车智能化维度智能座舱方向上,公开信息来看,百度的进展非常不错,已经和数十家车企达成合作。

但这与百度最初设想的为车企提供整套方案还是大相径庭。

2018年,百度发布小度车载OS,宣布为汽车智能化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但车企为了追求产品差异化,更倾向于自研车载OS。因此,百度Apollo在2019年调整了产品策略,将智能座舱产品从完整解决方案转变为嵌入式解决方案。

2019年,百度推出Apollo智能车联产品策略,整合了智能座舱(智能大屏)、手机投屏(CarLife)、后装产品(AI盒子、智能后视镜等),升级推出小度车载。

2020年百度进一步升级技术能力,发布了小度助手汽车版,包括五大技术基座:生态基座、AI基座、LBS基座、数据基座和系统基座。

小度车载和车企的合作方式非常灵活,既可以为车企打造端到端的完整系统,也可以被车企自有的车载OS集成,以满足车企对产品打造差异化的需求。

百度的车载OS梦破碎,只能在应用层与竞争对手厮杀,这显然支撑不起百度的梦想。

百度造车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顺势而为这已经不重要了。集度的诞生,对于百度来讲就是毕其功于一役。

集度不但承担技术能力展示的重任,还要把当下和未来串联起来,成为百度布局汽车智能化版图的关键一环。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