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新能源就将成为自主三强乃至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战场,新能源势必会是传统车企销量增长的重要来源。
在今年年初,BC就曾做过研判,“从2018年开始吉利、长城、长安,这样自主三强的销量座次会在2022年改写。”没有想到的是,格局的改变来得如此之快。
进入2022年,事情没有按照预定的轨道向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长达2个月之久的供应链危机,暴露了传统汽车企业不少的问题,也加速成就了长安汽车。
最直观地给大家先呈现一组数据:
今年6月份长安乘用车销量约为118,303辆,上半年长安国产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29,175辆,同比下降4.61%,尽管是同比下滑,但是这个数据放眼当前的本土汽车企业,这是比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比亚迪要略微少一点。
对于第二名的吉利汽车而言,今年上半年其累计销量超61.38万辆,同比微跌3%。6月销量达12.65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吉利品牌6月销量达9.25万辆,领克品牌6月销量达1.31万辆,几何品牌6月销量达1.21万辆,极氪品牌6月销量达4,302辆,睿蓝汽车6月销量达4,936辆。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超51.85万辆,下滑幅度超过两位数,同比下滑16.1%。海外销量达到6.28万辆,占比12%。其中,6月销售新车超10.11万辆,环比增长26.38%。具体来看,哈弗品牌6月销售51,274辆,环比增长22.82%;魏牌6月销售2,887辆,环比增长14.56%;欧拉品牌6月销售11,516辆,坦克品牌6月销售14,258辆,长城皮卡6月销售21,251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比亚迪依托新能源市场的膨胀销量突飞猛进,加上今年上半年动辄超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比亚迪甚至没有来得及打破“自主三强”格局,就已然成为了超越自主三强的新的一极。
从单月销量来看,长安、吉利、长城三者均已迈入“月均10万辆俱乐部”,算是重新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台。
在今年不论是对于自主三强还是其他汽车企业,疫情之下的供应链危机都是最大的冲击。从当前的数据来看,长城汽车与长安、吉利仅仅半年时间就有着10万辆的差距,在外界看来是一种掉队的迹象。
客观来说,环境因素在长城的失利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截止到2021年年底,长城汽车销量直逼当时的第一吉利,差距仅为4.7万辆,而在2018年这个差距是43万辆。尽管,今年的供应链危机属于全行业的系统性危机,但是对于长城汽车的影响尤其大。
外界诟病已久的WEY品牌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转型,已经朝着DHT混动技术迈进,并打出了“油电同价”的口号,试图以燃油车的价格、电动车的体验、混动的油耗,为DHT创出一条新路。
连哈弗品牌也开始依托DHT柠檬混动平台推出一系列的全新产品。而正值产品爬坡与上量的关键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这场供应链危机,产量严重受限,并且在疫情之下,新产品的传播与营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长城汽车的转型可以说是出师不利,但从这两个月来看,长城汽车旗下产品的环比增速都有显著提升,今年下半年还将陆续有几款新车推出,全年的表现依旧值得期待。
在吉利方面,被官方提及最多的不是销量,而是高端化进程。作为吉利汽车品牌的高端序列,“中国星”系列热销,尤其能够证明。数据显示,6月,吉利汽车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量23451辆,在吉利汽车品牌的单月销量规模中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
要知道,中国星全系平均售价已经超过了15万,其中星越L作为吉利汽车品牌布局中高端市场的王牌产品,主销版本甚至已经来到了17万级价格区间,成功杀入了主流合资SUV的价格腹地。
领克品牌也呈现回暖势头,尽管仍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也实现销量13,193辆,环比增长超过1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吉利旗下新能源产品销量达到为29,671辆,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3.4%,环比增长超过51%。从6月份的销量规模来说,这一成绩,排在了行业的前面位置。
从今年开始,新能源就将成为自主三强乃至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战场,新能源势必会是传统车企销量增长的重要来源。
以长安汽车为例,进入2022年,长安新能源就开始发力,先后推出了首款搭载蓝鲸iDD混动系统的UNI-K iDD,纯电动品牌深蓝,以及微型车Lumin。其中,深蓝SL03已经在重庆车展上开启预售,并将于7月上市;截止6月30日,Lumin订单突破30000辆。
在销量方面,6月份长安新能源销量达到18,268辆,同比增长33.12%;1-6月累计销量84,958辆,同比增长127.26%。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新能源的产品基本都是全新产品,少有原有产品基础上的PHEV,这点与吉利有很大不同。这也意味着,长安新能源的产品悉数均为增量。
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乃至未来几年,长安、长城、吉利的较量将会是DHT柠檬平台、idd混动技术和雷神科技之间的较量。
-END-
原文标题 : 2022这半年 | 自主三强格局生变,长安时隔三年再成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