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密码:比亚迪的方向感

港湾商业观察
关注

在深莞惠地区的7-8个ICT链主企业中,比亚迪是正在崛起的一个,或者说是有可能走向伟大的一个企业。

2021年,比亚迪总营收达到2161.41亿元,比增38.02%。成为深圳10个营收过2000亿的公司之一。在千亿级规模阶段仍能一年暴增近4成,这种业绩只腾讯和华为曾经有过。

比亚迪今年1-6月累计销量达到64.14万辆,超越了2021年全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14.9%,这个销量超越了特斯拉的56.4万辆,成为了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有券商预测比亚迪2022年总营收或超3500亿元。

今年6月10日,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成为第一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中国车企,同时超越大众汽车,继2021年11月后再一次跻身全球汽车企业市值前三,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汽车。

本文并非要为比亚迪吹嘘,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比亚迪每一次的产业升级方向选择,从电池到电子代工、到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甚至在疫情初期灵机一动大规模生产口罩(据分析,仅2020年,口罩业务就为其带来85.7亿的营收,利润或高达25亿元),都是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正确的判断。最开始人们都看不上它,不相信它能成功,但它每一次都出人意料。

笔者认为,如果比亚迪能在IEV汽车产业方面迅速建立起知识产权积累和技术优势的话,它就有可能跃升为深圳又一个伟大的公司。

比亚迪的创业历程也很著名了。

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内蒙包头(稀土资源)有关方面在深圳合资成立了一家做电池的企业: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工厂设在莲塘工业区。总院派301研究室副主任王传福出任公司总经理。

1994年,王传福看到一条信息:世界电池大国日本宣布放弃镍镉电池的生产制造,王认为这是中国电池企业的大机会,希望公司进军镍镉电池。但他的建议被否。

在表哥吕向阳(当时在广州创办融捷公司,从事地产与纺织品贸易)以及另一位投资人夏佐全的支持下,1995年2月,王传福下海,与20个创业伙伴创办了比亚迪。

比亚迪先是在莲塘建立一个简陋的工厂,不久迁往布吉,半年后公司扩大到300人,再迁往龙岗政华第六科技工业城。

王传福认为中国相比日本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便宜,因此将电池生产线改造为“人力+设备”的模式,使其电池生产成本仅为日本同类企业的不到一半。1995年,比亚迪卖出了3000万块镍镉电池,并赢得了台湾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订单(为朗讯生产电池)。1997年比亚迪的电池销售总量已达到1.7亿块,销售额超过1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比亚迪逆势而上,研发生产手机锂电池。经过三年研发,于2000年推出其锂电池产品。仍然采用重组生产线的办法,比亚迪一条日产10万只手机锂电池的产线,设备投资仅需5000万元人民币,而日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的设备投资则需1亿美元。比亚迪每块锂电池的生产成本仅为日系厂商的五分之一。比亚迪以日本产品一半的价格,从三洋手中抢到了摩托罗拉的20万只电池订单。到2002年底,比亚迪已获得了摩托罗拉全球约30%-40%的手机订单业务,一跃成为仅次于三洋的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拥有全球15%的份额。

之后2002-2005年,比亚迪与三洋、索尼进行了一场专利侵权诉讼大战。双方最终和解,比亚迪在市场上高歌猛进。

2002年7月底,经过一系列股权重组之后,比亚迪在香港上市(01211.HK),融资16亿港元。其后2011年6月,比亚迪股份回归A股,在深交所上市(002594.SZ),募集资金22亿元。

2003年1月,在王传福的力排众议之下,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进入汽车制造业。王传福看中秦川汽车的,除了汽车牌照之外,更因秦川汽车拥有先进的四大造车工艺:德国DURR公司设计制造的涂装生产线、西班牙FAGOR的全数控冲压生产线、日本狄原公司设计制造的车身冲压模具和焊装生产线,以及日本万岁公司的汽车整车检验线,拥有年产5万辆轿车的综合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完全自主开发过一款车型的200多名工程师。

比亚迪将电池生产的独门秘笈在汽车复制,将原来的全自动生产线拆分成“人工+设备”,使秦川汽车员工规模从1千人扩大到6千人,并在西安建设占地一千多亩的汽车城。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收购了北京吉驰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建立北京比亚迪工业园,使得其“垂直整合模式”得以成型。控制了模具,就能够控制成本。2009年7月比亚迪以0.6亿元接手三湘客车。此外比亚迪于2008年9月以1.71亿元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显然是在垂直整合理念下的长远布局。

2005年9月,比亚迪自主开发的第二款车型F3终于打响头炮,2006年销售出6.3万辆,实现收入近50亿元。从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卖出10万辆,使比亚迪汽车站稳了脚根。

之后比亚迪叠加电池和汽车的技术积累,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2008年底推出了F3DM双模汽车。2014年,比亚迪开始推出其以中国古代王朝命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家族,秦、唐、元、宋、汉等,不能不说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品牌营销。笔者至今仍记起唐上市时,一位精英阶层朋友对其的不迭赞许。

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助推其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从0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用了13年,但从100万辆(2021年5月)到200万辆(2022年7月),仅用了1年多时间,刀片电池功不可没。刀片电池+DMIi超级混动,成为比亚迪的销售王炸。2022年比亚迪保守估计销量会超过150万辆,甚至有人预测年销售可达200万辆。200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止生产燃油汽车。

在电池和汽车板块之外,2003年比亚迪进入IT代工产业,并与2006年与同城竞争对手富士康进行了一场“富比诉讼大战”,创造了与“华为中兴德比”媲美的佳话。2008年,巴菲特以2.3亿美元收购比亚迪10%的股份,力撑比亚迪。富比和解,比亚迪代工产业存活下来,形成三大业务板块的格局。

2007年,比亚迪分拆手机零部件、电子代工等业务,在香港上市,名为“比亚迪电子”(00285.HK),集资约59亿元。比亚迪股份持有比亚迪电子超过60%股份。后来汽车智能系统业务也由比亚迪电子运营。

2021年比亚迪2161.42亿元的总营收中,汽车业务贡献1124.89亿元,占比过半;手机部件及代工业务收入864.54亿元,占比逾40%;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贡献164.71亿元,占比不到15%。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