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电荒油荒遍布欧美,美国经济狂飙的脚步戛然而止。
半年时间,美国国内的石油价格翻了四倍,五分之一的加油站无油可加。
为了应付暴躁的车主,加油站的老板不得不端起了枪。
油荒的阴云同样笼罩在欧洲,英国号召全家人挤在一间房内取暖,德国私家车每月只能行驶三天。
接连发生的石油危机击碎了美国人战后高涨的自豪感,物价上涨,失业率攀升,迷茫无措的年轻人痴迷于摇滚和朋克,试图在激烈的音乐中麻醉自己。
1975年,尼克松总统在电视讲话中怅然若失,“繁华时代我们过得太浪费了,奢侈品都被当成了必需品”。
此时,美国人终于意识到,汽车就是个代步工具,能开就行。
危机之下的美国车企同样步履维艰,油价上涨不仅仅是人们加不起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样水涨船高。
可惜,三大车企并没能真正警醒,早期的荣耀和火热的销售纪录,使得车企依然陶醉在毫无节制又华而不实的设计理念中。
1978年,克莱斯勒公司总算想起开发小型车,靠抄欧洲同行“作业”,推出了普利茅斯Horizon和道奇Omni两款前驱小型车,受到市场的欢迎。
但是,美国汽车市场早已被更便宜以及油耗更低的日本汽车所占领,美国汽车产业危机四伏。
1979年,美国汽车总产量从之前的1287万辆降到1147万辆。日本汽车则在美国销售超240万辆,占同期进口车总数的80%,相当于美国汽车国内销售总额的20%。
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狂飙突进,让美国车企惊呼这是“又一次珍珠港事件”。
这话也不算过分,受到日本汽车的冲击,三大车企个个风雨飘摇:通用亏7亿多美元,福特亏15亿美元,克莱斯勒亏损更是达到17亿美元,濒临破产。
同一年,总统卡特发表了电视演讲,坦承“这场危机正让我们越来越质疑自身生活的意义”。
危机并不是一天造成的,从1973年开始,油价波及下的美国汽车销量已不断下滑,可惜美国三大车企并没能及时应对。
客观分析,美国大排量车早期火爆一方面归功于产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发达的高速公路。可在石油危机到来后,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面对大排量车,消费者不但买不起,也开不起。
更尴尬的是,美国车眼睁睁看着日本车不断蚕食自己的市场,却始终无法打入日本市场。
这里面既有美国车不适合日本国情因素,也有日本政府限制进口车入境的客观原因。
感受到压力的美国车企始终没能拿出有效对策,反而指望政府不断向日本施压。
20世纪80年代,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对日本发起了15次调查,从汽车逐渐波及钢铁、电子产品等。
日本政府也很听话,逐渐限制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输入美国的日本汽车数量是减少了,但美国国内对日本车的需求量并未减少。
没办法,美国车企研发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日本,一招不慎,步步落后。
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又开始了追逐资本的游戏。
1998年,克莱斯勒接受了戴姆勒-奔驰递来的“橄榄枝”,成为一家超级跨国企业。
可由于彼此文化理念不同,经营思路差异太大,2007年,双方最终以分手告终。
单飞两年后,摇摇欲坠的克莱斯勒再也撑不住,申请破产保护,随后被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收购。
1999年,看到克莱斯勒与戴姆勒-奔驰“联姻”,感受到压力的福特以65亿美元接盘了瑞典的沃尔沃。
可惜,由于“消化不良”,在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分道扬镳后第二年,福特也忍痛以18亿美元将沃尔沃卖给了中国的吉利集团。
福特同时售出的还有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对象是印度塔塔汽车公司。
卖出这些品牌并不能说明福特有多么失败,相反由于及时脱手,使得福特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中,唯一没有破产的美国车企。
是的,美国三大车企中除了福特,另外两家都曾申请过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