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众泰经过几年的漂泊终于开始驶入正轨,但靠抄袭发家的ST众泰此次将高端新能源汽车设定为目标,难免不令人心生疑窦。
业绩至暗时刻,ST众泰股价却屡次演绎妖股走势。和特斯拉、比亚迪相继传出的“绯闻”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然而金玉其外的蒙布被揭下,应建仁没有成为李书福,ST众泰更无法企及吉利。“名与利”最终成为江湖往事,地方政府成为ST众泰求生的港湾。
募资60亿、再战新能源。尘埃落定后,ST众泰究竟是涅槃还是还魂?
01高开低走
应建仁登临高光、ST众泰走向没落。
没人知道在2017年成为金华首富的应建仁是否已经开始谋划退路。凭借2016年“复刻”保时捷Macan,ST众泰彻底走红。极致的低价策略,收割了一众拥有“豪车梦”,却没有与之相衬财富的车主。当年,ST众泰销量突破 33 万辆,跻身国内自主品牌销量前十。随后的2017年,ST众泰的市值上涨到240亿,应建仁夫妇凭借140亿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239位,成为了金华首富。
2017年的时间回转14年,应建仁通过引进生产线、收购汽车零部件厂商,搭建起了ST众泰的“温床”。给予他这份勇气的,很有可能就是同样出身“草莽”的同乡李书福。2001年,李书福“驾驶”吉利汽车正式进入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公告,这也打开了民营造车的先河。
因此,浸淫汽车产业多年的应建仁又怎会不知道,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悄然迈过合资时代,驶入技术自主之路。
在产业路径上,ST众泰的“模仿”之路越走越顺,这也促使ST众泰愈发背离发展自主技术;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层面,应建仁也通过一系列腾挪之术完成了ST众泰的新能源概念镀金以及左手倒右手的借壳上市。
模仿和借鉴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早期是自主品牌很难绕过的阶段。吉利、长城都曾被贴上模仿的标签,但与ST众泰不同的是,通过模仿、借鉴,甚至是收购、整合。吉利一举成为自主品牌龙头,如今自主品牌汽车也实现了优秀的销售成绩。
2017年,同为铁牛集团实控的金马股份以116亿完成了对ST众泰汽车的收购。而刨除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才勉强盈利的ST众泰,如果扣除财政补贴,已经连亏两年。对比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左手倒右手的操作可谓是司马昭之心。
山顶之后就是下坡。
金玉其外的ST众泰SR9虽然很像保时捷,但毕竟不是保时捷。2017年,ST众泰SR9质量问题在市场上集中爆发,顾客的投诉接踵而至,从发动机到变速箱、LED灯、方向盘、刹车,ST众泰SR9几乎把一辆车能坏的地方都坏了个遍。ST众泰的销量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增长后,首次在2017年出现了下滑,降至31.7万。
SR9的滑铁卢令ST众泰置身“孤岛”,2018年销量继续下滑26.23%至23.4万辆,而赔钱的经销商也无奈组织维权,曾被名与利包裹的ST众泰如今正在被愤怒的经销商和惨淡的经营业绩包围。
而与此同时,吉利却在2017年登上自主品牌汽车的宝座,两家诞生于早期的民营车企“同途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