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电马”在中国水土不服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美国福特,讲不好中国故事。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徐进凯

编辑丨朱锦斌

昨天,中国多家新造车企业公布了7月份最新销量,“蔚小理”基本上做个了月销过万的成绩,连新晋的问界和极氪也将在下半年延续月销超过5000辆的势头。反观外资品牌,除了特斯拉外,再也找不到在中国市场混得好的电动车。

其中也包括在国外获奖无数、好评如潮、备受业内追捧的福特Mustang Mach-E,福特这款号称抗衡特斯拉的电动车,其表现不仅在中国市场毫无声量,即便是在美国本土市场,依然与特斯拉存在巨大差距。

数据显示,福特Mustang Mach-E今年上半年在中国交付3576辆,这个销量数字还不如大运悦虎、创维EV6等毫无存在感的车型。其在美国市场上半年销售17675辆,对标车型Model Y销量是它的5倍。

即便如此,远在密歇根的福特汽车还沉迷在Mustang Mach-E的同比增长中无法自拔。激进电动化战略的福特在美国还有F-150 Lightning做支撑,但是在中国这样的表现,实在难以完成福特汽车做电动车霸主的梦想。

那么,这款在2019年全球发布、2021年4月国产上市的Mustang Mach-E,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沦落至此的?殊不知,同为美系的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占据其全球销量的一半。可以说,福特“电马”的水土不服,完全有据可依。

在产品中迷失

20世纪50年代,杰罗姆·麦卡锡在其《基础营销学》中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及促销(promotion)成为营销策略的基础。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更为复杂的因素左右品牌的发展。

以上这些只是传统汽车领域的策略,但是电动化时代,4P理论变成了基础,更多要素被融合进来。中国的新造车企业是怎么做的呢?蔚来有贴心服务、小鹏有辅助驾驶、理想有精准定位。甚至哪吒专注下沉市场、威马只盯着燃油车、零跑都能找到性价比的路线。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大批被惨遭市场无情淘汰的品牌,比如拜腾、博郡等,包括已经出车的天际、合创等品牌,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残酷,比燃油车市场要高出数倍,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不可能躺赢。

尤其是像福特这样的外资品牌,本身入局电动车领域较晚,其次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力也大不如从前。就算品牌力更强的大众、丰田,也不能完全保证旗下电动车就可以依靠品牌的力量来扩大销量,所以福特在中国推电动车有着先天的不足,就更需要在其他地方补强。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Mustang Mach-E是一款不错的产品,自面世以来,国外评测人士对这款车的评价是,价格相对较低、配备了先进的车载娱乐系统、卓越的驾驶辅助功能、续航更长、操控性更强、可靠性更高等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特斯拉一度将速度和动力作为其纯电动车型的主要卖点,通过可升级的软件和大屏幕交互体验来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而福特使用 “Mustang”来命名第一款纯电动新车,目的也和特斯拉如出一辙,告别此前拟定的 “绿色”、“实用”等标签,强调动感和速度等概念。

这就是福特在产品或者传播端进入的第一个误区,这一招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或许有效,但是到了国内则是另外一副模样。主要原因在于电动化时代,追求加速感并不是国内消费者的主要诉求,续航、补能、智能化才是重点。

Mustang Mach-E的续航能力表现不错,但是补能设施几乎没有。在补能方面,特斯拉和蔚来算是行业的佼佼者,一方面是自建超充站,另外蔚来还有换电站、租用电池方案等一系列补能措施,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当然,补能只是福特电动化进程缓慢的一个环节。其次就是智能化,作为一家外资品牌,福特的智能化进程比德系日系品牌都要快,落地也更早。但是和新造车企业相比,高低立判。更重要的是,在往后的发展中,福特没有快速跟进智能化的传播意识。

曾有人总结,“任何一家企业在商场上,要想打败对手赢得胜利,首先不能犯错误,其次从营销四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传播四方面不能有短板。一款产品,你可以没有100分,但不能有60以下的,否则你失掉的可能是一整片市场。”

如果参考同价格区间的燃油车,福特Mustang Mach-E绝对是一辆上乘的产品。但是“电马”要面对的是特斯拉、“蔚小理”等这些品牌,在它们面前,Mustang Mach-E的产品力要大打折扣。最关键的是,福特“电马”没有找到“讲故事”的方法,也就无法切中中国消费者的痛点。

谁是拦路虎?

历史规律表明,以传统思维做电动车,是行业大忌。而福特围绕Mustang Mach-E也不是没有努力过。福特在中国专门成立电动车事业部,全面负责福特电动车在中国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充电网络与用户体验。

在福特中国的内部架构中,电动车事业部是和乘用车、商用车以及林肯事业部平级的部门。其中,电动车事业部和所有绝大部分电动品牌做了一件同样的事,采用直销模式,开设体验店,跳过经销商环节。

但是在直营模式上,福特中国又没有搞好。据悉,在福特电动车渠道中包括城市店和快闪店在内的各类城市门店已达108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但是,福特电动车在全国的售后服务中心不到30家。

反观其他电动车企,无不是200家起步的渠道布局。所以,曝光率低,也是Mustang Mach-E销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更加蒙上阴影的是,自去年4月份上市以来,Mustang Mach-E在去年年底才终于迎来首批交付。交付周期时间长,导致一部分客户流失。

另外在对手的竞争中,福特Mustang Mach-E也没有一个鲜明的标签形象示众,或者说标签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另外福特推出的第二款电动化产品F-150 Lightning,基本上针对的是美国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大大降低,这也就要求福特在有限的资源里做尽可能多的事。

2020年6月初,原蔚来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加盟福特中国,担任纯电Mach-E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Mach-E相关的市场、公关、销售、服务及客户体验等业务的运营和管理。福特中国期望朱江能“为福特中国带来更多业内领先的理念和经验,加速Mach-E在中国上市推进,从而推动福特中国业务。”

原本这是福特中国本土化最好的一次证明,但是在一年后,朱江离职。在此之后,福特“电马”的针对用户链接日益普通,官方称曾在全国25家城市店内,共开展约200场社群活动。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车队城市巡游”。

这对于一个要做高端智能的电动品牌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所有的传播中,除了Mustang Mach-E本身造型别致外,福特没有向消费者传递“电马”的任何亮点,依然在用电动车讲燃油车的故事。并且“Mustang”光环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薄弱,没有有效的利用空间。

从目前福特中国的所有操作和实际销量来看,其电动车事业似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但这并不影响福特电动化的宏伟目标,福特表示,到2026年,预计每年将生产超过200万辆电动汽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其总产量的一半。

无论是福特的转型、大众的转型,还是丰田的转型,它们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他们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其实都是比较接近的。中国现在成为电动化消费的引领者,其中的参与者们将成为传统汽车巨头最大的拦路虎。

在美国市场,自2020年底上市以来,与Model Y对标的Mustang Mach-E的需求就非常强劲,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销售分析研究,2021年特斯拉在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份额为69%,同比下降12%,而这部分市场份额几乎全被Mustang Mach-E“拿下”了。

主要原因在于Mustang Mach-E的价格在6.1-6.6万美元之间,其实真正完全重合定位的对手不多,所以能够斩获大量订单。但是在中国,却难言轻松,性价比更高的有、智能化更好的有、品牌力更好的有。如果福特在某个环节出错,光有产品力和性价比又如何?

中国已然成为最大的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要想在此立足,都需要有过人之处。在声量上处于下风的福特Mustang Mach-E要想突出重围,可谓困难重重。

       原文标题 : 福特“电马” 水土不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