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复盘中国汽车工业进化史

汽车新纪元
关注

7

身为专业汽车人,尹同跃首先攻克的是汽车发动机。这是整个汽车工业的核心,更是摆脱被他人控制的关键部件。

因为能自主研发发动机,奇瑞在90年代末推出了首辆“风云”轿车,这款车不仅外观造型优于同期所有国产车,价格更是低了三分之一,一时火爆市场。

从零到一,复盘中国汽车工业进化史

面对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压力,夏利和奥拓悄悄调低了数万元的价格。

消费者也开始醒悟,原来低价不等于低质,便宜才是硬道理。

随着市场对国产车看法的改观,吉利汽车的销量也出现井喷。

市场行情不错,可李书福和尹同跃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三大三小”的规定限制,吉利和奇瑞的合法身份被质疑,屡遭同行告状。

身份不合法,意味着没法在工信部备案,也就没法让车辆上牌,只能在地方偷偷卖。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视察吉利时,李书福动情地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领导肯定了李书福的努力,可办法还得靠自己想。

没有官方背景的李书福只能辗转找到四川德阳,那里有个濒临破产的国营汽车厂。通过并购,吉利最终拿到了“准生证”。

奇瑞虽然背后有安徽政府撑腰,可资质和牌照同样拿不下。最后还是安徽省与上海市协调,通过无偿转让奇瑞20%股份给上汽集团,奇瑞得以借用上汽的牌子。靠着上汽的牌子,奇瑞汽车才成为了“正规军”。

翻山越岭的中国汽车产业好不容易看到一丝曙光,紧接着便又遇到危机。

2001年,中国经过多年艰苦谈判,终于加入WTO。

所有入世议题中,汽车产业始终是谈判的焦点和争论最为激烈的部分。

当时,中国汽车产业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狼来了”。

科技部有份报告指出,200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34万辆,其中,合资生产的轿车70万辆。“南北大众”的桑塔纳、捷达和神龙汽车的富康占据60%的市场份额。

合资确实快速提升了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可中国车企真正需要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关键性技术始终难以有大突破。

而入世后,汽车关税下降,大批进口车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会对稚嫩的中国汽车产业形成冲击,同时还会对整个产业链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幸运的是,这种担心最终被旺盛的民间消费市场所抹平。

激发消费者购买汽车信心的,不仅是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轿车和计算机进入中国家庭”决定,也是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对更高物质文明的迫切需求。

更值得欣喜的是,励精图治的中国制造业在学习和博弈中,生产技术也急速增长。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的车企都有了更为合适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不断丰富的市场配套机制使汽车工业的产业链更为成熟。

市场经济的完善,推动了市场管理制度的转变。

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各项资产清算工作顺利完成,宣告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走向市场化的阶段。

8

在中国汽车产业初期,由于技术落后,产业配套不完善,开发成本至少要占总成本的5%。

而引进成本占汽车总成本不到2%,自然是引进省钱,开发贵。

但这种模式下,即使合资生产,主导权把控还是在外方手里,无论技术还是市场,中国车企都说了不算。

更为尴尬的是,合资车除了在市场中相互竞争外,还要面对母公司进口产品的竞争。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优势就很明显。

自主品牌的技术通过研发可以不受制于人,市场也应对灵活机动,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能抗衡国外产品,甚至反过来收购国外的汽车品牌和技术,为己所用。

2010年,当李书福的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时,很多人对这个“蛇吞象”的消息既震惊又不看好。

从零到一,复盘中国汽车工业进化史

可短短几年时间,吉利汽车借助沃尔沃技术,提升研发水平后,以帝豪、博瑞、博越等车型的惊人销量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入世带来的汽车消费市场升级,也推动了比亚迪、长城、五菱、长安等等本土品牌的崛起。

甚至被搁置多年的“红旗”,也在此期间重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飘扬”。

羽翼渐丰的中国汽车工业也使配套的中国制造业大受裨益:核心部件大到机床设备,小到螺丝、活塞,外加车身需要的钢材、纺织品以及塑料制品等原材料,不仅基本实现自产,还给很多高端进口车做起供应商。

汽车产业链中的物流也已经完全被国内企业垄断,车用润滑油从壳牌、美孚换成了国产的昆仑、长城等品牌。

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产车在面对市场时,更有底气。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产销分别同比增长了32.44%和32.37%,不仅蝉联世界第一,还创出历史新高。

其中,自主品牌销售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

通过吸收借鉴和自主研发,中国汽车产业在入世后十年间,从跟随逐渐驶向了“快车道”。

但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此时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

我们有强大的产能,却难有真正立足中国、傲视世界的高端车品牌。

面对垄断中国汽车产业高端市场的奔驰、宝马等进口品牌,中国车企毫无还手之力。

这其中固然有老牌车企的品牌优势,更重要的还是有绕不开的技术因素,比如自动变速箱、先进发动机技术等。

但时代的变幻带来了新的机遇,201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成为了未来发展的潮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