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上位,准备“闹海”?

节点AUTO
关注

文 / 电压传感器

出品 / 节点AUTO

今年6-8月,哪吒汽车度过了成立以来最顺风顺水的日子,其销量连续三个月位居新势力榜首。尽管这期间出现了360转让股权带来的“舆论阴霾”,但哪吒汽车已经是新势力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而在此之前,它一直是行业内的“小透明”。

2014年,哪吒汽车的运营主体合众新能源成立,这个时间点与“蔚小理”几乎是同时的。然而,在此之后合众新能源的发展一直都不算顺利,以至于连中途加入公司的CEO张勇也承认手中的牌赢面不大。新势力的打法各不相同,有的由高向低,有的借力打力,也有品牌喜欢抢夺空白市场。能在上百家新势力中脱颖而出,甚至是逆袭,哪吒到底做了什么?

01哪吒的秘诀是什么?

2014年11月,蔚来、小鹏相继成立,理想汽车则在一年后的7月成立。2014年-2015年和2018-2020年间,汽车行业涌入了一大批新势力。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2018-2020年,就有近200家新势力成立。时至今日,能保持量产交付的新势力不到当初的十分之一。

大浪淘沙后,能继续出牌的玩家都非泛泛之辈,这其中有一家是当初出线希望较小的,但它不仅走到了现在,还成为了新势力中的销量冠军,它就是哪吒汽车(简称哪吒)。在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之前,哪吒可以说是业内的“小透明”。

哪吒与“蔚小理”几乎同时成立,但起初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造车是吞金巨兽,对玩家的募资实力有极高的要求,李斌和何小鹏一个说造车需要200亿元,一个说200亿元根本不够,而哪吒的当时的劣势就在于此。

“蔚小理”由于有创始人和互联网背景的光环加持,几乎掏空了一线机构的口袋,而哪吒的团队背景偏向传统,在风投眼中,前者无疑是更好的标的,是有希望颠覆行业传统格局的种子选手。把各家的融资规模拿出来对比一下,局面就体现得更清晰。

哪吒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去年从360、建银国际等机构拿到的4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而蔚来在美股上市之前就拿到过10亿美元(D轮)规模的融资。

直到2021年之前,哪吒一共拿到的融资也不到70亿元人民币。在2020年4月的一个饭局上,哪吒CEO张勇对李斌半开玩笑对此进行了一番调侃,“蔚来很惨,好歹也有名气,我们一路惨过来没人知道。”

在拿到桐乡政府、王文学的融资后仍然没能缓解哪吒的融资焦虑。直到360入场,张勇才再也不用调侃哪吒的融资窘境了。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360领投哪吒前,哪吒缺乏一线机构的认可。而在360领投哪吒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为哪吒背书后,哪吒就得到了深创投、宁德时代的认可。

与此同时,哪吒的发展路线也有别于“蔚小理”,在它们大举进军高端市场,抢占北上广核心商圈位置和消费者心智时,哪吒一头扎进了广阔的五环外。

2018年11月,哪吒的首款产品N01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不足8万元的价格,让外界清晰的看到了哪吒N01的目标市场在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拉低价格的同时,哪吒在产品上也做到了同价位里的高配置。如哪吒N01的续航超过300km,而当时价位相近的车型续航多在200km。

哪吒N01在尚未正式交付之前就获得了5万订单,这5万个订单向我们揭示了哪吒的另一个发展重点-B端。这5万订单主要共享出行平台,包括番茄出行、巴歌出行、小二租车、PonyCar等,它们将哪吒N01用作共享租赁。

产品定位瞄准五环外,同时进入其他新势力鲜有涉足的B端市场,可以看做是哪吒在开局牌面不利的情况下想出的一个突围方向。这个方向没有立刻帮助哪吒走出困境。

2019年,哪吒N01的全年上险辆仅有10006辆,而且其中的B端销量占比达到50%。这意味着,在消费者层面哪吒的品牌认知度还没有打开。这个局面直到哪吒继续扩大销售网点,以及在2021年推出哪吒V Pro才得到缓解。

当时,哪吒旗下共有哪吒N01、哪吒V、哪吒U三个系列在售。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2021年改变了战局的哪吒V(起售价5.99万元)早在2020年就上市了,哪吒在2021年的动作是推出了升级款“哪吒V Pro”(起售价7.69万元)。

在此期间,哪吒V一直是公司的销量担当。而与哪吒V相比,哪吒VPro是360与哪吒合作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可以看做是哪吒智能化发展上的里程碑。

具体来说,哪吒VPro最大的升级在于增加了L2级驾驶辅助、升级了车机系统,它们让哪吒更像是“蔚小理”的同类,智能化方面有点自主定义的味道了。

360也给哪吒VPro带来了安全方面的加持,它搭载了同级唯一的360安全保护,能够提供清理大师,隐私保护以及手机APP安全加固。车载清理大师的逻辑与PC端清理大师相似,它能够清理车机的缓存,让车机运行更流畅,解决车机卡顿、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且还提供了隐私保护模式,在代驾等场景下可以保护车主隐私不被泄露。

更重要的一点是,哪吒VPro的热销说明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消费者在意价格,也关注产品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